琅琊谷口泉,分流漾山翠。
使君爱泉清,每来泉上醉。
醉缨濯潺湲,醉吟异憔悴。
日暮使君归,野老纷纷至。
但留山鸟啼,与伴松间吹。
借问结庐何,使君游息地。
借问醉者何,使君闲适意。
借问镌者何,使君自为记。
使君能若此,吾诗不言刺。
【注释】
滁州:指滁州府治所在地,位于今安徽滁县。醉翁亭:在滁县城东,风景秀丽,为欧阳修所建。琅琊:山名,在滁州南。谷口泉:指琅琊山麓的“醉翁泉”。分流漾:泉水从山上流下,形成小溪。潺湲:流水声。野老:村夫。结庐:筑屋。游息地:游乐休憩之地。自为记:自己题写的字。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醉翁亭》的七言律诗。诗人以极其优美的笔触,描绘了醉翁亭的秀丽景色和琅琊山的秀美风光,抒发了自己热爱自然、向往田园生活的情怀。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优美,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首联:“琅琊谷口泉,分流漾山翠。”开篇点明地点——琅琊山,然后写泉水之源,即泉之流经之处,水流淙淙,汇成溪涧,流过山间绿树丛中,使整个琅琊山都笼罩在这一片碧翠之中。这第一句看似平平淡淡,但为后文的描绘作了铺垫。
颔联:“使君爱泉清,每来泉上醉。”第二句写滁州太守对这泉水的喜爱,他喜爱这里的泉水清澈见底,所以常常来到这泉水边,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陶醉其中;“醉”字用得极为传神,既写出了诗人饮酒时的情景,又表达了他对这泉水的喜爱之情。颈联:“醉缨濯潺湲,醉吟异憔悴。”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泉边游玩的情景。他戴着酒帽,手执长竿,在水中嬉戏玩耍;时而低头垂钓,时而高歌吟诵,沉醉于山水之间。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人的世界中。
尾联:“日暮使君归,野老纷纷至。”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与村民之间的亲密关系。当太阳落山的时候,诗人带着一身轻松愉快的心情回到了家中,这时村里的老人们纷纷来到他的家门前,与他共度欢乐的时光。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与村民之间深厚的感情,又体现了滁州人民淳朴善良的品质。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优美,是一首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