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望佳人来,未来云已暮。
当时千里恨,不独看云故。
何此启虚堂,定知吟秀句。
还会古人心,古人非特赋。
注释:
寄题时上人碧云堂 —— 把这首诗寄给碧云堂的僧人。
望望佳人来,未来云已暮 —— 遥望着佳人,而佳人尚未到来;但见晚云将落,天色昏暗。
当时千里恨,不独看云故 —— 我因看云而生恨,不是因为看云。
何此启虚堂,定知吟秀句 —— 为何要开启这个空荡荡的殿堂?一定是为了吟咏优美的诗句。
还会古人心,古人非特赋 —— 我们都会怀念古人的心,但他们所留下的不仅仅是优美的诗文。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诗。全诗四句,每句七字,韵脚相同,一韵到底,平仄协调,朗朗上口,体现了唐代绝句的特点。诗人以碧云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他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望望佳人来”,描写了诗人在等待佳人的到来的情景。他遥望着远方,期待着佳人的出现。这里的“佳人”指的是远方的朋友或者爱人。
第二句“未来云已暮”,描写了天空中的晚云即将落下的情景。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表达对佳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未来”指的是时间上的接近,表示佳人很快就会到来。
第三句“当时千里恨”,描写了诗人因为看云而产生的怨恨之情。这里的“千里”指的是距离上的距离感,表示诗人与佳人之间的距离很远。
第四句“不独看云故”,描写了诗人因为看云而生的怨恨的原因。这里的“不独”表示不仅仅是因为看云,还有别的原因。
第五句“何此启虚堂”,描写了诗人为什么会开启这个空荡荡的殿堂。这里的“虚堂”指的是空旷的场所,可能是指寺庙、书房等地方。
第六句“定知吟秀句”,描写了诗人为什么选择在这个场所吟咏优美的诗句。这里的“秀句”指的是优美的诗句,可能是诗人自己创作的或者是他人的佳作。
最后一句“还会古人心,古人非特赋”,描写了诗人为什么会怀念古人之心和古人之赋。这里的“古人心”指的是古人的思想情感,“古人赋”指的是古人所写的优美诗文。
这首诗通过对碧云堂景色的描述和对古诗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情怀的赞美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