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过秦梁,山尽见川陆。
下马古成都,访垄得乔木。
扫箨开奠席,陨泪湿俎肉。
当时相如归,徒自盛车毂。
不问有是为,事乃今古独。
还因问耆旧,亦莫遗隐卜。
荒祠古柏下,残月杜鹃哭。
凭君约史笔,书作西来目。

【赏析】

范景仁(1045-1127)字希文。北宋名臣,曾知成都府。苏轼《送范景仁使虏》有“西风吹梦雪纷纷”句,此诗即送其归蜀之作。

“苍山”三句,写景。苍山过秦梁,指从大理国(今云南大理)经四川入藏的古道;山尽见川陆,意谓越苍山,越过秦梁,到了四川。

“下马”二句,点题。《太平寰宇记》:蜀都县西南四十里曰新繁,汉末为蜀郡治所。《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先主既定益州,以亮为军师将军,署丞相府事。后刘备在永安宫病重,召诸葛亮问以后事,亮曰:“若嗣子可教而能,则幸甚。如不肖,君可自取;今日当立之,勿疑也。”先主亦以为然。于是先主崩于白帝城,亮将至时,先主遗诏,召公卿掾属及羽属为侍中,皆就家留省。太子琬、太子弘等未至,后主翻悔,追尊禅为皇帝,改元建兴,大赦。亮遂还成都。

“访垄”,即“访旧”。《史记·陈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驻防地陈县,九月,二世复以左车尉吴广为假王,并召令狐、赵、张耳与俱,欲作乱。赵高曰:‘诸将心不服口不便言,独子良足矣。’乃阴见高,授以符节,使监兵数万人。行前,高告赵王章曰:‘诸将心不服口不便言,唯子善听寡人计。’章曰:‘何哉?’高曰:‘秦法不得发言,及得对者辄死。吾欲汝诈称二世使令,明言吾所欲,便发玺书给汝兵,以予为验,不然者身诛。’章颔首许诺。至高寝处,章即起而出,持其符节以谒赵高,具言如约。高大喜曰:‘真君侯矣!’乃使人执章诣吏,吏因法斩之。故云‘访垄’。

“扫箨开奠席:用《诗经·小雅·采菽》篇“我觏之子,衮衣绣裳。我闻古训,亦夫子是系。子尚父兮,遭我乎巷兮!”意。“箨”,笋壳;“奠席”,祭席。

“陨泪湿俎肉:用《诗经·小雅·甫田》篇“我仪图之,维何褋之?”“我仪图之,维何䆉之?”意,“褋”、“䆉”,都是古代祭祀用的礼器。“殒泪”,犹“落泪”;“俎”,盛牲体的礼器;“肉”,祭品。

“当时相如归:用《史记·司马相如传》载: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上亲幸舍人宦者从上至相如园中,顾谓从者曰:“若个如口大乐邪?”(《汉书·司马相如传》)“徒自盛车毂”,语出《战国策》:齐宣王问匡章曰:“吾闻燕王好贤,好士,好义,世世相传而不变。寡人不能以天下为也。今燕王方用齐人,子必说,请以燕后为子名,使子之齐国。”章辞不受。“盛”,“充盈”之意。

“不问有是为:用《论语·卫灵公》载孔子语:“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意。“事乃今古独”,语出杜甫《秋兴八首》之一:“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杜少陵集详注卷之五》)

“还因问耆旧:耆旧,年高有德的人;《左传·僖公三十年》载:晋公子重耳及齐、宋等诸侯朝王会,介葛卢闻之,夜梦与重耳共入绛郊,曰:“吾思子久矣!’重耳问其故,介葛卢曰:“日以其俱入,既入之后,吾不见子焉!”重耳泣而谢之。醒而有喜色,以问卜偃。卜偃笑曰:“君奚以不吉?重耳入而狄绝之。”又《史记·管晏列传》载管仲与鲍叔牙同乘一车,盖车轴折,而鲍叔牙推车不顾,管仲呼鲍叔牙而不闻,于是叹曰:“吾知所以距伯氏矣。”意。

“亦莫遗隐卜:用《周易·旅》卦象:“旅,小亨,旅贞吉。”“旅”为异乡之行。

全诗结构严谨严密,层次分明,首尾呼应。第一联点题;颔联承上启下;颈联叙事;尾联总结。全诗语言简炼自然,含蓄蕴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