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辽阳去,辽阳草未生。
春风吹胡沙,卷起黄云平。
土人耕耨晚,种黍何时成。
塞地寒且薄,百役子宜轻。

诗句释义与赏析#### 诗句释义

  • 二月辽阳去:描述了诗人离开辽阳的时间,二月。
  • 辽阳草未生:表明此时辽阳尚未进入春天,草还未生长。
  • 春风吹胡沙:春风从胡地吹来,使沙漠中的沙子被吹起,形成黄云平的景象。
  • 土人耕耨晚:土人(即当地农民)在耕种之后耕作较晚。
  • 种黍何时成:询问种植黍米何时能够成功。
  • 塞地寒且薄:塞外之地寒冷且土壤贫瘠。
  • 百役子宜轻:因为多种徭役,所以希望年轻人能减轻负担。

译文

二月时,我离开了辽阳城,但那里的草还没有长出来。春风从远方的胡地吹来,把沙漠上的沙子掀起,形成了像黄云一样的壮观景象。当地的人们还在耕作,但因为天冷而延迟了农时。我们正在播种黍米,但是不知道何时才能收获。这里的土地十分贫瘠,气候也非常冷。由于这里有很多劳役需要完成,所以希望年轻人能够减轻些负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开辽阳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对当地人生活的观察,展现了辽阳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状况。同时,通过对春风、胡沙、土人和种黍等元素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辽阳以及北方边远地区的深刻感受和思考。此外,诗中还蕴含了对民生的关怀以及对年轻一代的期望,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