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峰到溪止,澄溜向潭泻。
庙道走山腰,雀雏鸣屋瓦。
古壁画云雷,空庭俨舆马。
眷予来故乡,絜斋陈奠斝。
尚想昔丱童,维愚托民社。
每从诸父赛,朅至此祠下。
今齿逾不惑,双亲世似寡。
过此无所祷,曷慕逢时者。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与写作手法。

(1)

诗句:连峰到溪止,澄溜向潭泻。译文:“连绵的山峰直到溪水处便停止了,清澈的溪流向着深潭奔流。”注释:连:连接。至:到达。

(2)译文:“庙堂的道路穿过山腰,雀雏在屋瓦上鸣叫。”注释:“庙堂”,指昭亭庙。“雀雏”:指小鸟。“鸣”:啼叫。译文:庙门通往山腰,鸟儿在屋檐下欢快地啼叫。

(3)译文:壁画上描绘着云雷,空庭中整齐排列着车马。注释:“丱”:古代儿童的发髻,这里泛指童年。“维愚托民社”:我以愚钝之心托付给民众。“时”:指时代。译文:我在童年时期,愚昧无知地寄托于民众。

(4)译文:我经常跟随诸位父亲赛神祭祀,今天来到这里这座神庙前。注释:祭祀:祭拜。“朅”:同“迄”。抵达、至此。“不惑”:四十岁。译文:我经常跟随诸位父亲进行祭祀活动,如今已经四十岁了。

(5)译文:现在我的年纪已经超过了四十岁,双亲都像寡妇一样年迈。注释:双亲:两个老人。“如寡”:如同寡妇。译文:现在我的年纪已经超过了四十岁,双亲都已老态龙钟。

(6)译文:我经过这里没有什么可祈求的,不如羡慕那些逢时之人。注释:过:路过。“曷”:何。译文:我路过这里没有什么可祈求的,不如羡慕那些逢时之人。赏析:全诗描写了诗人游览昭亭庙的经历,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诗歌具有了更深刻的内涵。诗人通过描写自己从童年到成年的变化,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