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上有丛菊,结根深瓦缝。
既无地势美,又乏土力拥。
乃因涂明生,不由人所种。
亦能应节开,焉取入公用。
公来步广庭,闻雁目始纵。
忽见粲然英,降植合常从。
宾僚席其傍,咏玩意已重。
物莫厌僻远,会遇良可颂。

【注释】

谨和相国屋上菊丛:谨和,字不详。相国指唐睿宗李旦的长子李成器,曾为中书令、同中书门下三品。屋上菊丛:屋上的菊花丛。

屋上有丛菊,结根深瓦缝:屋脊上的菊花丛生长在瓦缝里,根部扎进了瓦缝。

既无地势美,又乏土力拥:既没有地势好的地方(供它生长),也缺少肥沃的土地来供养它。

乃因涂明生,不由人所种:原来是在泥土表面长出来的(被涂明生发现后)。

亦能应节开,焉取入公用:也能随着季节的变化开放,怎么能够进入皇宫使用呢?

公来步广庭,闻雁目始纵:皇上来了,我远远地看见大雁张开翅膀飞向远方,眼睛才放开(比喻心情舒畅)。

忽见粲然英,降植合常从:忽然看到这些灿烂的菊花,它们纷纷降落下来,像平常一样跟随人(比喻心境宁静)。

宾僚席其傍,咏玩意已重:宾客们都坐在旁边,一边吟咏一边玩赏,乐而忘返。

物莫厌僻远,会遇良可颂:万物没有不羡慕偏僻地方的,只有遇到这样清静雅致的环境才是值得称颂的。

赏析:

这首七绝,前四句写菊,后四句赞菊。

首联“屋上有丛菊,结根深瓦缝。”写菊花生长的环境。屋脊上的菊花,生长在瓦缝里,根部扎进瓦缝。这种环境是艰苦的,但正是这种艰苦的环境造就了菊花的顽强生命力。

颔联“既无地势美,又乏土力拥。”写菊花的生长条件。虽然生长在屋脊上,地势不好;虽然生长在瓦缝里,土质也不好。然而,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生长环境,才更显出菊花的顽强生命力。

颈联“乃因涂明生,不由人所种。”写菊花的发现者。这是一道由瓦缝里长出的小黄花,不是人为种植的。这道小黄花是偶然被发现的,也是偶然被发现的。诗人用“乃”字突出了发现者的偶然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发现者的赞美之情。

尾联“物莫厌僻远,会遇良可颂。”“物莫厌僻远”,这句诗的意思是万物没有不羡慕僻静的地方的;“会遇良可颂”意思是遇到这样清静雅致的环境才是最值得称赞的。诗人在这里用反语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以菊花自喻,借物抒怀,抒发了自己远离喧嚣、追求高洁的生活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