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莫厌早,秋草莫厌迟。
各不相羡慕,荣枯乃系时。
芙蓉东篱英,虽晚亦自宜。
霜前给给开,霜后差差萎。
深处有孤萼,寒月尚见披。
野蜂徒爱香,冻翼不能支。
抱枝无力去,悯然见恩私。
和晚花
春花莫厌早,秋草莫厌迟。
各不相羡慕,荣枯乃系时。
注释:春天的花不要嫌弃开得过早,秋天的草不要嫌弃长得过晚。它们各自不相互羡慕,它们的荣枯与季节有关。
芙蓉东篱英,虽晚亦自宜。
霜前给给开,霜后差差萎。
深处有孤萼,寒月尚见披。
野蜂徒爱香,冻翼不能支。
抱枝无力去,悯然见恩私。
注释:芙蓉在东边的篱笆间开着花朵,即使它开得很晚也很合适。霜天到来之前它开放,霜天过后它慢慢枯萎凋零。在它深处的地方有一茎孤零零的花朵,在寒冷的月光下还能被看到。尽管野蜂只喜欢它的香味而不喜欢它的花朵,但它的翅膀被冻僵了却不能飞走。看着这株植物独自挺立,我心生怜悯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芙蓉”为题,写其生长、绽放的过程,通过描写芙蓉的生长过程,表达了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诗歌从“春花莫厌早”开始,描绘了春天里花朵争相开放的热闹场面;然后转向“秋草莫厌迟”,描绘了秋天里草木萧瑟的景象。这两种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体现了自然界的规律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万物更替的深刻感悟。接着,诗人通过“各不相羡慕,荣枯乃系时”来说明,虽然花儿们各有自己的生长节奏,但它们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荣枯都与季节紧密相关。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尊重和理解。
在诗歌的中间部分,诗人详细描绘了芙蓉的特性和生长环境。芙蓉在东篱笆间盛开,即便到了深秋时节,依然能保持自己的美丽和芬芳。这种坚韧的品质让诗人感到敬佩。同时,诗人还观察到芙蓉在霜天到来之前开放,并在霜天过后慢慢枯萎凋零的现象,进一步突出了芙蓉的独特之处和坚韧品质。最后,诗人通过对芙蓉深处孤零零花朵的描述,以及寒月下的芙蓉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芙蓉的坚韧不拔和顽强生命力。这种形象让人联想到了那些在困境中仍然坚持奋斗的人们。
诗歌还通过描绘芙蓉的香气吸引了野蜂来欣赏,以及野蜂因无法飞行而被冻结在树上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中生物间的互动关系。这种描述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和画面感,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芙蓉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生存状态。
本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芙蓉在不同季节中的生长变化及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大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通过对芙蓉这一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和敬畏之情,以及对坚韧精神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