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晦有难必,孰云幽不明。
深井发寒泉,光若月色盈。
阴阳信奇变,曷用究厥情。
譬彼出炎火,投薪丹焰成。
吾人勿惊异,但自汲瓶罂。

诗句释义

  1. 显晦有难必,孰云幽不明。
  • “显晦” 指明显和不明显的事物。”难必有” 表示事情总有困难的方面。”孰”是疑问词,”云”在这里是说”说”。”幽不明” 意指隐藏或不明显的真相。
  1. 深井发寒泉,光若月色盈。
  • “深井” 指的是深邃的井。”发” 意为出现。”寒泉” 是指冷冽的水。”光若月色盈” 形容泉水像满月一般明亮。
  1. 阴阳信奇变,曷用究厥情。
  • “阴阳” 是中国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代表对立与和谐。”信” 意为确实。”奇变” 表示非常规的变化。”曷用究厥情” 意思是何必追究其中的具体细节。
  1. 譬彼出炎火,投薪丹焰成。
  • “譬彼” 是拿来作比喻的意思。”出炎火” 描述从火中取出火苗。”投薪” 是把柴扔入火中的意思。”丹焰” 是一种红火的燃烧现象。
  1. 吾人勿惊异,但自汲瓶罂。
  • “吾人” 代指作者自己或读者。”勿惊异” 表示不应该感到惊讶。”汲瓶罂” 意味着使用瓶子或容器来汲取液体。

译文:

  1. 明显的和不明显的事物都存在困难,谁说隐藏的事情就一定不明朗?
  2. 深处的井里涌出清凉的泉水,泉水如同满月般明亮。
  3. 阴阳之间确实存在奇异的变化,何必去追究其中的具体情况?
  4. 就像把火焰从火堆中拿出来,投入柴火中,火苗就会燃烧起来。
  5. 我们不应该对此感到惊讶,只是自取所需,自行汲取瓶中之水即可。

赏析:
这首《明井》表达了一个哲学观点,即无论是明显还是隐藏的事实,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作者通过对比深井和浅井、寒泉和热泉,以及火和水的关系,传达了事物总是在变化之中,不必过于纠结于表象之下的真实情况。诗中使用了生动的比喻,如将火光比作月亮,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易于理解。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