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前望盈尺,奸缩不应乞。
万物及向荣,而反事凝凓。
与雨暗争能,不念伤彼茁。
虽然便消释,终是乖气律。
新阳岂惮沮,暴柳未为屈。
随风势更巧,着树媚且密。
谁将背时弃,乃欲逞果必。
摧花自作花,旋积旋已失。
上天施命令,冬春不相匹。
生物与死物,其道安可壹。
呜呼此飞雪,何为在今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依据诗句内容进行分析作答即可。
“腊前望盈尺”:腊月之前看到雪的厚度有三尺。“奸缩不应乞”:雪下得小而且不厚。“万物及向荣”:各种事物都开始繁荣了。“而反事凝凓”:反而使事情变得萧条。“与雨暗争能”:像雨水一样暗暗地争夺能力。“不念伤彼茁”:不想伤害它嫩芽的生长。“虽然便消释”“终是乖气律”:然而终究不能消除。“新阳岂惮沮”:新春阳气不怕被压抑。“暴柳未为屈”:杨柳枝没有受到压制。“随风势更巧”,着树媚且密:随着风势更加巧妙,着在树枝上又媚又密。“谁将背时弃”:是谁把背时抛弃。“乃欲逞果必”:想要逞强一定要这样。“摧花自作花”:摧毁花朵却自己结出果实。“旋积旋已失”:很快又堆积起来很快就消失了。“上天施命令”:上天安排了这样的命令。“冬春不相匹”:冬天春天不同寻常。“生物与死物”:生命和非生命的东西。“其道安可壹”:这种规律怎么能够一致呢?“呜呼此飞雪,何为在今日”:这飞舞的雪花,为何要在这个时候降临?
【答案】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看到腊月前降下的大雪,由于下得小而且不厚,因此对万物的繁荣起了阻碍作用;但春风到来后,
大自然的生机勃发,万物复苏,雪却反而消失无踪,诗人对此既感到惋惜又无奈。最后两句感叹天地间的自然法则是不可
同时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