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肌瘦腹喜食热,况乃十月霜侵肤。
与君共贫君饷我,吹齑不学屈大夫。
前时我脍斫赪鲤,满坐惊睨卒笑呼。
诚知举箸意浅狭,一餐岂计有与无。

江邻几邀食馄饨学书谩成

江邻几(宋代文学家)邀请我吃馄饨,并教我学写书法,但我只是敷衍了事。

老肌瘦腹喜食热,况乃十月霜侵肤。

我的身躯已经衰老,肚子也消瘦,喜欢吃热腾腾的食物。更何况这已经是深秋,天气已经寒冷。

与君共贫君饷我,吹齑不学屈大夫。

你和我一同贫穷,你却给了我美味食物。但我并没有学习古代诗人屈原的《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投杼”和“拊鼓”,也没有学习他“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的诗句。

前时我脍斫赪鲤,满坐惊睨卒笑呼。

以前我曾经切过红色鲤鱼,让满座的人都惊讶、注视、大笑和叫喊。

诚知举箸意浅狭,一餐岂计有与无。

我真的知道,拿起筷子吃饭,只是为了填饱肚子。一顿饭,难道还能考虑什么有与无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一次宴会上所作的即兴之作。诗中描绘了作者与客人江邻几共食美食的情景,以及作者对于食物的享受和对于生活的豁达态度。

首联“江邻几邀食馄饨学书谩成”,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应邀赴宴的心情。同时,也暗示了宴会上的轻松气氛。

颔联“老肌瘦腹喜食热,况乃十月霜侵肤”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的形象。这里,作者将自己比作一位年迈的老人,身体已经变得瘦弱不堪,但却喜欢热腾腾的食物。同时,也暗指了当时的季节已经进入了深秋,寒风凛冽,让人感到刺骨。

颈联“与君共贫君饷我,吹齑不学屈大夫”则是对前面两个诗句的进一步展开。作者表示自己并不羡慕他人的富贵,也不追求物质上的富足。相反,他更看重的是与朋友共享快乐的时光,以及品尝美食的乐趣。同时,也引用了古代诗人屈原的诗句,表达出自己的豁达心态。

尾联“前时我脍斫赪鲤,满坐惊睨卒笑呼”则回到了宴会的场景。这里的“我脍”是指作者自己动手切制红色鲤鱼的行为,而“满坐惊睨”则描述了当时宴会上人们惊讶、注视的情景。最后一句“一餐岂计有与无”则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对于饮食的淡泊态度,认为一顿美餐并不值得过分计较得失。

这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以及对自身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态度和人生观。他既注重精神世界的充实和享受,又能够接受物质上的贫乏和社会上的不平等。这种态度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