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马易画,吴牛难图。马骨隐细牛骨粗,马毛厚密牛毛疏。
粗疏必辨别,细密多模胡。乃知戴嵩笔,能出韩干徒。
干马精神在缰勒,嵩牛怒斗无牵拘。昨日何家观小轴,绢虽破烂色不渝。
二头相觞角竞掎,前脚如跪后脚舒。尾株榻直脊膂蹙,筋力写尽蹄腕殊。
一胜一败又苦似,胜者很逐败者趋。卷穷赤印置小字,置字乃是陶尚书。
尚书国初人,爱画收几厨。买时不惜金与帛,帛载牛车钱载驴。
后世儿孙不能保,卖人穷市无须臾。凡目矜新不重故,千钱酬直皆笑愚。
四牛遂为何氏有,装背入眼天下无。坐中吾侪趣已异,又喜玄女传兵符。
此本实称阎令画,下笔简细容颜姝。三人鬼状一牛首,八女二十美丈夫。
黄帝中间荫葩盖,霞扇错玳旌拥朱。冠服难知岁月远,但见仪卫森清都。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观何氏三友画》。下面,我将逐句对诗句进行解读并给出注释:
- 燕马易画 —— “燕马”指的是马,因为燕子在北方繁殖,所以北方的马容易被画成燕子的形状。
- 吴牛难图 —— “吴牛”指的是南方的水牛,因为它们生活在水边,所以画起来很难画出那种水草环绕、牛身湿漉漉的样子。
- 粗疏必辨别,细密多模胡 —— 这里的”粗疏”和”细密”分别形容画作中的马和牛,”辨别”和”模胡”则形容画工在细节上的处理,前者需要精细的观察力,后者则需要一定的绘画技巧。这句话的意思是,粗犷的描绘容易辨识,而精致的描绘却往往模糊不清。
- 戴嵩笔,能出韩干徒 —— “戴嵩”是唐朝的一位画家,他的作品以细致入微著称。”韩干”则是另一位有名的画家,他的画风比较写实。这里的意思是,戴嵩的绘画技巧能够超越他师承的韩干。
- 干马精神在缰勒,嵩牛怒斗无牵拘 —— 这句话描述了两种动物在受到限制时的对比。”干马”指的是被束缚的马,”嵩牛”则是没有束缚的牛。马虽然被缰绳束缚,但依然保持了精神;而牛则在不受任何约束的情况下,展现出了愤怒和力量。这里体现了作者对自由与束缚的不同看法。
- 昨日何家观小轴,绢虽破烂色不渝 —— “昨日何家”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或人物,”小轴”指的是画作的一部分。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画作已经破旧不堪,但它的色彩依然鲜艳如初。
- 二头相觞角竞掎,前脚如跪后脚舒 —— 这里的”二头”可能是指两个物体或人,”相觞角竞掎”意味着它们相互竞争,争先恐后地争夺什么。”前脚如跪后脚舒”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竞争的状态。
- 一胜一败又苦似,胜者很逐败者趋 ——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循环往复、永无止境的竞争状态。胜者追求胜利,败者则不断追赶失败者,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 卷穷赤印置小字,置字乃是陶尚书 —— 这里的”赤印”可能是指印章,”小字”可能是指印章上的文字。”陶尚书”可能是某个人的别称或尊称。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在画作上留下的印章文字被误认为是某位官员的印章。
- 阎令画,下笔简细容颜姝 —— “阎令”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画家或官员。这句话赞美了阎令的绘画技艺,强调其下笔简练、细腻,而且能够描绘出美丽的容颜。
- 三人鬼状一牛首,八女二十美丈夫 —— 这里的”鬼状”可能是指某种奇特的形象或姿态。”牛首”指的是牛的头部。这句话描述了一幅画中的人物形象,其中三人像鬼一样怪异,而一头牛则有一头牛的形态。
- 黄帝中间荫葩盖,霞扇错玳旌拥朱 —— “黄帝”可能是指古代传说中的黄帝皇帝。这句话描绘了黄帝周围的环境,其中有一种植物遮挡着阳光,使得整个场景显得生机勃勃。
- 冠服难知岁月远,但见仪卫森清都 —— 这里的”冠服”可能是指人物的装束或身份的象征。这句话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尽管无法确切知道人物的具体面貌,但通过他们整齐的仪卫和清新的环境,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
这首诗通过对一幅画作的描绘,展示了杜甫对自然、历史和人文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同时,通过对画作中人物形象的刻画,也反映了杜甫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