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为委吏承命书,是夜旱雨深一尺。
乃知穷困同草莱,隔岁焦枯有时涤。
向闻乖龙池底藏,驱逐肯行须霹雳。
今无雷电已滂然,好在三公莫忧责。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任江州司马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下面是逐句释义:

  1. 三月二十五日喜雨:这是诗的题目,表明作者在这一天看到了一场及时的雨。

  2. 初为委吏承命书,是夜旱雨深一尺:诗人开始担任小官(委吏),受命处理文书。那一夜,天气突然变晴,下了一尺深的雨。

  3. 乃知穷困同草莱,隔岁焦枯有时涤:从此之后,诗人明白自己的处境与草木一样,无论多么贫瘠、干旱,总有被雨水滋润的时候。

  4. 向闻乖龙池底藏,驱逐肯行须霹雳:过去听说那些有才能的人就像藏在龙池深处的蛟龙,一旦需要他们时,他们会像霹雳一样出现,给予支持。

  5. 今无雷电已滂然,好在三公莫忧责:而现在没有雷电相助,虽然大雨滂沱,但不必担忧会有人指责或责备。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白居易在任江州司马时的生活状态,他经历了从初任小官到面对自然变化的转变。开头两句描绘了他在任内的工作情景,以及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带来的变化。接下来四句则是对自然界现象的感慨,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一种乐观态度,即使没有外界的帮助,只要自己努力,就不必过于忧虑。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白居易作为一名官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