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池对门莲子枯,野壁剥月蜗涎涂。
庭中两株石楠树,上有山鸟长相呼。
当时联巢接飞者,一落梁宋一海隅。
扶桑日枝几千尺,光彩不独生阳乌。
秋池对门莲子枯,野壁剥月蜗涎涂。
庭中两株石楠树,上有山鸟长相呼。
当时联巢接飞者,一落梁宋一海隅。
扶桑日枝几千尺,光彩不独生阳乌。
注释:
奉和寄宣州广教文鉴师:向文鉴大师致敬并表达自己的感想的诗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拜访广教文鉴师时所作,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秋池对门莲子枯”,描绘了池塘边的莲籽已经干枯,象征着时间的无情,生命的短暂。
接下来“野壁剥月蜗涎涂”,形容蜗牛爬过的痕迹如同剥去月亮的皮一般,形象地描绘出了岁月的侵蚀,以及生命的痕迹。
第三句“庭中两株石楠树,上有山鸟长相呼”,描述了庭中两棵石头楠树,上面栖息着山鸟,它们相互呼唤的景象,展现了自然和谐的画面。
第四句“当时联巢接飞者,一落梁宋一海隅”,回忆了曾经一起筑巢飞翔的鸟类,有的飞到了梁宋,有的飞到了海隅,表达了生命的多样性和变化。
最后一句“扶桑日枝几千尺,光彩不独生阳乌”,以扶桑比喻文鉴师,赞美文鉴师如太阳一样照耀四方,光芒不仅限于一个角落,寓意着文鉴师的影响力和贡献。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对比,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赞美,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谦逊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