骅驹西行四千里,直度经桥百寻水。
石上菖蒲未见花,蒙顶茶牙初似觜。
采时应忆故园春,故园开焙亦思人。
其间杜鹃不中听,掩耳聊看锦雉驯。
青崖鞭垂瘦蛇尾,仙人掐节随鳞起。
斫取他年跨马归,剑栈秦山多折棰。
【解析】
此诗是送别之作。崔黄臣,名不详,时为殿丞之职,赴任庐山(在今江西九江)。首联“骅驹西行四千里,直度经桥百寻水”写友人远去之景,用骅骝喻人。骅骝,骏马,这里指诗人的朋友。诗人想象着朋友乘着驿车,一路奔驰而去,从长安出发,向西驶过四千里,经过一座座桥梁,越过一片片水流。颔联“石上菖蒲未见花,蒙顶茶牙初似觜”。写庐山的自然环境。菖蒲,即菖蒲花,一种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可作香料;茶叶,这里指庐山所产蒙顶茶。作者描绘了一幅庐山的自然风光图:山石上没有生长出菖蒲花,但庐山所产的蒙顶茶芽儿刚刚冒出尖尖的嫩叶。这两句以自然景物来衬托友人的行程,表达了对友人前途顺利的美好祝愿。颈联“采时应忆故园春,故园开焙亦思人”,写诗人对友人远行的牵挂之情。作者设想自己在友人赴任的地方思念他,希望他在庐山能够愉快地工作,也希望他在庐山能享受到故乡的春天。尾联“其间杜鹃不中听,掩耳聊看锦雉驯”,写诗人对友人远离家乡,寄情于山野生活的理解和祝福。杜鹃,一种鸟类,常在春天发出凄切悲凉的叫声,这里指诗人听到杜鹃的叫声而感到悲伤。锦雉,一种鸟,羽毛艳丽,尾长如丝。这里指庐山的景色。诗人想象着自己听到杜鹃声后,为了不让这哀怨的啼鸣影响到自己的心境,就掩起耳朵去欣赏那美丽的山野景色。尾联以乐景衬哀情,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宽慰的情感体验。全诗以送别为主题,抒发了对友人远行的深情厚谊和对其前程顺利的美好祝愿。诗歌语言优美、形象生动,情景交融,富有情趣。
【答案】
骅驹西行四千里,直度经桥百寻水。
石上菖蒲未见花,蒙顶茶牙初似觜。
采时应忆故园春,故园开焙亦思人。
其间杜鹃不中听,掩耳聊看锦雉驯。
青崖鞭垂瘦蛇尾,仙人掐节随鳞起。
斫取他年跨马归,剑栈秦山多折棰。(译文)
骏马向西奔跑四千里,越过一道又一道桥梁。山路崎岖难行啊,只见到石头上长的菖蒲不见开花的茶芽。采茶时节应当怀念故乡的春天,故乡的茶园也该思念着你啊!听到杜鹃的啼鸣我掩起了耳朵,只好看着那锦鸡在山林间自由自在地觅食了。青山之上,鞭子下垂像细蛇一样弯曲,仙人掐住竹节随着鱼儿跃起而起舞。砍下这棵竹子做马鞭,将来骑马回乡,那时蜀道上的剑阁栈道上一定有很多折断的箭矢吧。(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