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细马出虎牢,春云黕黕百舌嚎。
谷雨已近花欲尽,秉烛夜饮朝坐曹。
因君重思昔日欢,醉笔狂扫嵩丘高。
于今零落二十载,纵在各各叹二毛。
试采上阳何首乌,刮切仍致苦竹刀。
俗情相望亦异此,竞欲折笋笼含桃。
【注释】
- 胥平叔寺丞:即胥偃,名平叔。唐睿宗时官至相王府属。洛:洛阳城。2. 虎牢关:古战场。3.黕黕:形容云密而多。4.秉烛夜饮朝坐曹:秉烛夜饮,指深夜饮酒;朝坐曹,指在朝廷任职。5.嵩丘:山名,在今河南登封县西北。6.零落二十载:零落:衰败、凋零。二十年:一作“二十年前”。7.上阳:指唐代宫廷女官之号,后泛称宫女。8.苦竹刀:一种用苦竹做成的刀具。9.俗情:世俗之情。10.折笋笼含桃:折断新笋,以笼养桃。
【译文】
你我同骑小车和骏马从虎牢出发,春云浓密百舌鸟哀鸣。
谷雨已近花儿欲尽,你我在夜晚秉烛畅饮,清晨入朝执掌大权。
想起昔日欢聚,醉笔狂扫嵩山顶。
如今你我在各州各郡,感叹岁月流逝,人已老去。
采来上阳何首乌,刮切仍致苦竹刀。
世俗之情与这里完全不同,竟想要折断新笋以笼养桃。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送别的环境和情景来表达惜别之情。全篇以送别为线索,层层深入地刻画了送别的环境、人物以及彼此的心理。
首联写送别时的景物环境。诗人没有直接写自己送别的心情,而是通过描写“细马出虎牢”这一动作来表现自己的心境。虎牢在今河南汜水县东,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因此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细马出虎牢”暗含着诗人对友人出征所处危险环境的担忧之情。“春云黕黕百舌嚎”,意思是春天的阴云密布,百舌鸟啼叫不停。黕黕:形容云密而多,这里比喻朋友远行的环境氛围。这两句既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天气状况,又渲染了离别的气氛,烘托了送别时伤感惆怅的情感。
颔联由景入情,转入抒写离别之情。“谷雨”点明了时间和气候,此时正是花开荼蘼的季节,花期将尽,暗示了友人此行可能会遇到一些艰难困苦的事情。“秉烛夜饮朝坐曹”,意思是说在夜晚饮酒,白天处理公务。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自己在送别之际的不舍之情。他一边饮酒一边思考着往日的欢乐时光,感慨万分。“因君重思昔日欢,醉笔狂扫嵩丘高。”意思是说因为想到你,我才回忆起昔日的快乐时光,于是我拿起笔疯狂地横扫嵩山之巅。这里的“嵩丘”代指嵩山,嵩山在今河南省登封市北,是中岳山,是五岳中的中岳,这里借指友人所在的地方。“纵在各各叹二毛”的意思是说即便你现在在各个州郡,也会感叹自己的头发已经白了,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担忧之情。
颈联直抒情感,抒发了惜别之情。“试采上阳何首乌,刮切仍致苦竹刀”的意思是说试着从上阳宫采些何首乌,然后用刮刀刮去皮,制成苦竹刀。这里的“上阳”指的是皇宫,是唐代帝王居住的地方。这两句诗人通过制作工具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俗情相望亦异此,竞欲折笋笼含桃”的意思是说世俗之情与这里完全不同,竞相争夺笋子和桃子。这里的“笋”指的是刚出土的幼苗,这里暗喻了青年时期的美好时光,而“桃”则是指桃子,这里指美好的生活。
尾联直接表达作者的思念之情。“于今零落二十载,纵在各各叹二毛”的意思是说现在已经过去了二十年,现在你在各个地方都感叹自己的头发已经变白了。“纵在各各”,意在强调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会感叹自己的青春不再。“叹二毛”出自《论语·公冶长》:“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况君子乎?’不如丘之好学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皆曰:‘予知尔矣。’无如乎尔何以知之?”孔子说:“十个屋子的居民中一定有一个像我一样忠实诚信的人,何况是品德高尚的人呢?不如我好学。”孔子说:“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处而来,不是令人高兴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吗?”孔子说:“大家都说你了解我啊!”但是孔子还是说:“怎么能够了解我呢?”后来这句话被引用到“二毛”一词中,表示年老的头发变白的意思。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