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人垂长髯,驱羊从北道。
老羝压大群,毛比长髯好。
暮归同一栏,朝出不择草。
既肥当用烹,从羝羝独保。
狡诱以全躯,角尾徒为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以下是逐句的注释和赏析:

  1. 牧人垂长髯,驱羊从北道。
  • 注释:牧人(放羊的人)长着胡须,他们沿着北方的道路驱赶羊群。
  •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田园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了牧人与羊群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他们在田野中的悠然自得。”垂长髯”形象地描绘出牧人的外貌特征,而”驱羊从北道”则揭示了他们活动的地域范围。
  1. 老羝压大群,毛比长髯好。
  • 注释:年迈的老羊用其强壮的身体压垮了羊群,但相比之下,它的羊毛却更加浓密。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老羝压大群”形象地描绘了老羊的强大力量,而”毛比长髯好”则巧妙地将两者进行比较,突出了老羊在自然中的优越地位。这种描述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哲理。
  1. 暮归同一栏,朝出不择草。
  • 注释:傍晚时分,牧人回到同一个围栏内休息,清晨出发时并不挑剔草地。
  • 赏析:这两句诗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牧人的生活节奏和态度。”暮归同一栏”形象地展现了牧人在劳作后的归宿,而”朝出不择草”则体现了他们的随遇而安、顺应自然的生活哲学。
  1. 既肥当用烹,从羝羝独保。
  • 注释:既然肥壮,就应该用来烹饪,只有老羊自己得以保全。
  • 赏析:最后两句诗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既肥当用烹”暗示了人类对食物的需求和欲望,而”从羝羝独保”则强调了只有在遵循自然规律、不违背生命本质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个体的生存和发展。这种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仍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这首诗通过对牧人与羊的关系、生活节奏和态度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它既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寓意,也有严谨的结构和完善的逻辑性,堪称一篇优秀的咏物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