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舟斫枯葭,歊火爇岸傍。
冒岭云冥蒙,漫江雪飞扬。
拖冰修网涩,出水朱鬐僵。
旷然起远怀,风旗转危樯。
千帆共辞浦,搀错逆水翔。
落星始前瞻,瞬目已后相。
鲚鱼何时来,杨花吹茫茫。
沙草不可辨,雁立知汀长。
山头化石妇,忽变素质光。
岂复愿闻笛,莫逢桓野王。

【注释】

江宁浦:地名。

斫(zhuó)枯葭(jiā):砍伐枯芦苇,以烧火取暖。

歊(pí)火:燃火烧水。

冥蒙:昏暗不明。

朱鬐(qí):鱼鳍上的红色斑纹。

旷然:开阔的样子,形容心情舒畅。

风旗:风力强劲的旗帜,这里指船帆。转危樯(qiāng):转动船头,让船只躲避危险。

千帆:无数船只。

相:同“向”,朝着。

杨花:柳絮,随风飘飞的柳絮。

汀(tīng)长:水边草木繁茂的地方。

山头化石妇:化石中的妇女。

素光:白色光亮。

质:通“致”,至,到。

桓野王:即桓温,东晋名将、政治家。

【译文】

大雪纷飞中我从江宁浦乘船出发前往采石。在船上砍伐枯芦苇烧火取暖,把船靠近河岸点火取暖。

冒着寒风冒岭云层密布,漫江上飘满了雪花飘扬飞扬。

船拖动冰块修造渔网,打捞上来的鱼因结冰而僵直。

心中顿时涌出对故乡的无限思念,船帆迎着狂风高高竖起。

无数的船只都驶离了岸边,错开方向逆水而上飞翔。

夕阳西下时才从前方回望,眨眼之间就到了对岸。

小鱼儿何时才能来到我的身边,我只有望着茫茫杨花飞舞。

沙草无法分辨,只见一群群大雁伫立在河洲上久久不去。

山头上的化石妇女,忽然变成了白色的素光闪烁。

我再也不愿听到那哀婉的笛声,只愿遇到桓野王而不与他相遇。

【赏析】

此诗为咏怀之作,抒写诗人在雪中渡江时触景生情、思乡怀人的感慨。首两句写冬夜泊舟于江宁浦之情景:砍伐枯芦以取火取暖;燃水以御寒冷。“歊火”二字点明时间与环境,渲染出严寒的气氛。次二句写冒风凌寒,沿江行舟的情景:顶着凛冽寒风,冒着蒙蒙细雨。“冒岭云冥蒙”四字,写出了冒雾顶寒的艰难,也表现了诗人冒寒远行的孤寂和苦楚。以下六句写行舟途中所见所闻。“拖冰修网涩”一句,形象地写出了船夫拉纤拖网的艰难,以及他们那种不畏艰险、奋力拼搏的精神;“出水朱鬐僵”一句,则描绘了鱼在水里挣扎、鱼鳞僵直的景象,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对渔民艰苦生活的同情。“旷然起远怀,风旗转危樯”两句,写诗人面对眼前景象,由眼前的美景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怀念。“风旗转危樯”一语双关,既是说风力强劲,又是说旌旗迎风飘扬,暗示自己身在异地他乡,却心系家乡亲人。“千帆共辞浦,搀错逆水翔”两句,写诗人看到许多船只都离开了江岸,纷纷顺流而去,自己只好逆水而行,只能随波逐流了。“落星始前瞻,瞬目已后相”两句,写诗人在江岸上遥望远方,星星点点的灯火映入眼帘,转眼间又看不到它们的身影了。尾联“山头化石妇,忽变素质光”两句,写诗人在江边看到了一座山头上有座石头人像,它突然变成了一道白光,令人惊叹不已。“岂复愿闻笛,莫逢桓野王”两句,写诗人此时无心聆听笛声,只希望遇到桓野王而不与之相见。这首诗通过对旅途所见所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情思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