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君弃官后,江上寻名山。
心既惯世内,迹欲还人间。
昭亭忽来过,览古兴长叹。
野寺拂尘壁,丹阳已斓斑。
殿角虚宝铎,微风声珊珊。
遗像与笔迹,始得观裴颜。
浅井何泠泠,前溪何潺潺。
幽幽随猿鸟,浑浑忘区寰。
裂裳不为愧,饵芝不为难。
坐对寒雨中,松上孤鹤还。
诗句释义与译文:
- 知君弃官后,江上寻名山。 —— 知道您的离开,在江边寻找着那些有名的山峦。
- 心既惯世内,迹欲还人间。 —— 内心已经习惯了世俗的纷扰,我的脚步渴望返回那平凡的人间。
- 昭亭忽来过,览古兴长叹。 —— 突然间,昭亭山出现在我的眼前,我不禁感慨万千,长叹不已。
- 野寺拂尘壁,丹阳已斓斑。 —— 周围的野寺轻轻扫过尘土,丹阳山上的景色已经变得斑驳陆离。
- 殿角虚宝铎,微风声珊珊。 —— 宫殿的角落空荡荡地挂着宝铎,微风吹过发出细碎的声音。
- 遗像与笔迹,始得观裴颜。 —— 只有遗留下的画像和笔迹,才能让我再次见到那个裴颜。
- 浅井何泠泠,前溪何潺潺。 —— 浅浅的井水清澈见底,前方的溪流潺潺流淌。
- 幽幽随猿鸟,浑浑忘区寰。 —— 我随着猿鸟的叫声悠悠前行,浑然不觉自己已置身于天地之间。
- 裂裳不为愧,饵芝不为难。 —— 即使脱下衣裳也毫不羞愧,吃芝草也不觉得困难。
- 坐对寒雨中,松上孤鹤还。 —— 我坐在寒冷的雨中,望着松树上孤独的鹤飞回。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和个人情感的诗作,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然、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和心境。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离开官场之后,选择在山水间寻找心灵的慰藉和归宿,他通过与大自然的亲近来寻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诗中多次提到“山”和“水”,这两个元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与超脱的象征。诗人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描绘,传达了他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例如,诗中的“昭亭山”、“丹阳山”以及“前溪”等,都是他心中的自然美景,也是他心灵寄托的地方。
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如“浅井何泠泠,前溪何潺潺”这两句,诗人通过对声音的描述,表达了他对环境的宁静和和谐的喜爱。同时,“幽幽随猿鸟,浑浑忘区寰”则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自在和超然。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抒情之作,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内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