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从东溟转,夜向西海沉。
群物各已息,众星灿然森。
虾蟆将食月,魑魅争出阴。
阮籍独不寐,徘徊起弹琴。



日从东溟转,夜向西海沉。

群物各已息,众星灿然森。

虾蟆将食月,魑魅争出阴。

阮籍独不寐,徘徊起弹琴。

译文:
夜晚来临,太阳从东方的大海中慢慢落下,而天空也变得深沉起来,仿佛被淹没在黑暗之中。周围的一切生物都已经安静下来,只有星星还在闪烁着光芒,如同森林一般密集。这个时候,一只蛤蟆正准备去吃月亮,而一些妖怪则在黑暗的角落里争夺食物。在这样的夜晚,阮籍无法入睡,他只能起身弹奏一曲琴曲,来驱散心中的不安和烦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神秘的夜晚景象。诗人以“夜”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夜晚的宁静、神秘以及人与自然的互动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的“群物各已息”形象地表达了夜晚的到来,使得所有生灵都进入了休息状态。而“众星灿然森”则描绘了夜空中繁星点点,宛如森林般壮观的景象。诗人用“虾蟆将食月”这一细节,巧妙地将夜晚的宁静与动物的活动相结合,展现了一种生态和谐的美。同时,“魑魅争出阴”则进一步加深了夜晚的神秘感,让人不禁想象出那些在黑暗中争斗的妖怪形象。

最后一句“阮籍独不寐,徘徊起弹琴”,则展现了诗人在这样一个夜晚中的孤独与无奈。阮籍作为一位文学家,他的生活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而在这样一个宁静的夜晚,他却无法安眠,只能在琴声中寻找心灵的慰藉。这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深沉而有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