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枇杷树,树多猕猴群。
高僧心不著,一似五峰云。
随飙来溪口,石上起氤氲。
果熟猕猴去,自向瀑涧分。

【注释】

  1. 隐静山: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境内,是道教名山之一。
  2. 贤长老:指隐居在山中的贤德高僧。
  3. 枇杷树:枇杷是一种果树,结出果实后,可食用。
  4. 猕猴群:指树上栖息的猴子群体。
  5. 高僧心不著:意即高僧心境超脱,与尘世隔绝。
  6. 五峰云:形容山峰云雾缭绕的景象。
  7. 随飙(biāo):随着狂风而来。飙,旋风。
  8. 氤氲(yīn yūn):形容云雾弥漫的样子。
  9. 果熟猕猴去:指枇杷成熟后,猴子离开。
  10. 瀑涧分:指瀑布分成两股水流。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静山的美丽景色和高僧的清高品格。
首联“山有枇杷树,树多猕猴群。高僧心不著,一似五峰云。”诗人以山为背景,描绘了枇杷树和猕猴群的美丽景象。其中“高僧心不著,一似五峰云”一句,表达了高僧心境超脱,与世无争的高洁品质。同时,这句也暗含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颔联“随飙来溪口,石上起氤氲。果熟猕猴去,自向瀑涧分。”进一步描绘了隐静山的自然景观。其中“随飙来溪口,石上起氤氲”描绘了山风吹动树木,带动云雾飘渺的场景;而“果熟猕猴去,自向瀑涧分”则描绘了猕猴在果实成熟后离开的情景。这些生动的画面都展现了隐静山的自然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隐静山美景的描绘和对高僧品格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