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胶楚舸岁将穷,广陵别乘怜老翁。
殷勤来邀强一往,虚堂肴酒罗甘丰。
我病胃寒不下咽,匕箸谩举叨席中。
主人欲客心意欢,出以飞帛腾龙鸾。
刑政二字布楷法,古今书帖未足观。
坐间杜子好弄笔,诋讥前辈无全完。
一见宝踪天下妙,稽首赞仰舌吻乾。
如此别识已太险,我不颂咏还应难。
【注释】
圣民:张圣民,名不详。学士,官名,唐时称学土。出御书:拿出皇家收藏的书法。法帖:指名家的书法作品。共阅:一起观赏。
冰胶楚舸岁将穷:冰封的江水使船只无法前行,形容岁月艰难。
别乘:离别时的坐骑。怜老翁:可怜年迈的老人。
殷勤:情意恳切。强一往:勉强再前往一次。
虚堂:空荡荡的厅堂。肴酒:菜肴和酒。罗甘丰:丰盛地陈列。
我病胃寒不下咽:我因为疾病导致胃寒而难以进食。匕箸:汤匙和筷子。谩举:徒劳地举起。叨席中:在席中打扰。
主人意欢:主人的心情愉快。出以飞帛:以飞白字体书写。腾龙鸾:《汉书·扬雄传》载:“子云以为《五经》离解皆有所证发,其《太玄》《法言》有瑰玮之辞,乃采《太玄》杂合《庄》、《易》,又采《离骚》以下七篇。”这里用“腾龙鸾”比喻书法的飘逸。
刑政二字布楷法:刑政二字是指法律条文,布楷法则是书法的规范。
杜子:杜工部,指杜甫,唐代著名诗人。好弄笔:擅长写作。玩字句,玩弄文字技巧。
宝踪:珍贵的踪迹或榜样。天下妙:天下最精妙的作品。稽首:叩头行礼。赞仰:称赞。舌吻:口齿。
如此别识已太险:这样高超的艺术鉴赏已经很难掌握了。
颂咏:赞美。应难:应该感到困难。
【赏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此篇为张圣民学士与友人观书之作,因见所观书法佳妙,故作题壁以示朋友。全诗四十六个字,分上下两段。上段写友人邀请张学士观看书法,并为之盛设酒菜;下段写对书法的赞赏。
诗的前半部分写友人盛情相邀。起首两句写舟行至穷年之际,友人仍不忘相邀张学士观赏书法。“岁将穷”三字点明时日,“楚舸”二字写出了旅途的艰辛,同时烘托出朋友的情谊深厚。“别乘”即离别时的坐骑,这里指被请来的客人,“怜”字表明主人对客人的关怀。这二句从时间、空间两方面渲染出一种温馨的氛围,为下文张学士观书作了铺垫。
中间四句写张学士应邀观书的情景。“殷勤来邀”,说明主人热情款待,“强一往”,则显示出张学士不推辞的豪爽性格。“虚堂”,空荡荡的厅堂,“肴酒”,菜肴和酒,这些字眼都渲染出一种热烈的气氛。“罗甘丰”三字,描绘出主人殷勤款待的样子,使人感受到一种温馨的氛围。“匕箸”二字暗含张学士因病不能进食之意。“谩举叨席中”,意思是说,张学士虽然不能吃饭,但仍然端起勺子,搅动着饭菜,以示敬意。“主人意欢”,说明主人很高兴,“出以飞帛”,“出”字暗含“以”字,即以飞白字体书写的意思,“腾龙鸾”则喻指书法的飘逸,表现出主人对书法艺术的精湛技艺十分钦佩,并希望张学士能多留一会儿。
诗的下半部分主要写张学士对书法艺术的感受。“刑政二字布楷法”,刑政二字,即法律条款;楷法,即楷书之法度,也就是书法的规范。作者把刑政二字与楷书之法度相提并论,可见他对书法艺术的精深理解,也表明了他对法律条文的重视。“古今书帖未足观”,古今书帖,即历代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作者认为这些书帖还远远不够观瞻,这就说明了他对于书法艺术的高超境界的认识。“坐间杜子好弄笔”,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座的人都喜欢挥毫泼墨,而杜甫则是其中的一位高手。“诋讥前辈无全完”,杜甫喜欢玩字句,玩弄文字技巧,对那些自命不凡,自以为是的人进行讥讽,这也是他的一个特点。“一一见宝踪”三句,意思是说,你见过书法的珍品吗?你见到过书法的精妙之处吗?在这里,作者用“宝踪”一词来形容书法的精妙之处,并用“稽首”一词表达了自己对书法艺术的无限敬仰之情。最后两句,“如此别识已太险”,意思是说,这样的艺术鉴赏已经很难掌握了。作者在这里用反诘的语气,表明了他对于这种艺术鉴赏的高度赞扬。“我不颂咏还应难”,意思说,我不赞美还应该感到困难吗?
整首诗通过对书法艺术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位朋友盛情地邀请张学士一同观赏书法,张学士欣然应邀而去。在欣赏书法的过程中,他既感叹于书法艺术的精妙,又为朋友的热情所感动。最后他感慨地说:“如此别识已太险”,意思是说:这样的艺术鉴赏已经很难掌握了。“我不颂咏还应难”,则表明了他对于这种艺术鉴赏的高度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