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慕杜挺之,磊落高世谈。
又爱王平甫,才雄天马骖。
二人相议评,最重李淮南。
踒𧿶文馆彦,委曲部政谙。
能苏煮海民,变使供租甘。
虽持使者权,不作自裹蚕。
谆谆无威慠,雍雍激廉贪。
书戒易满人,纵愚须起惭。

【注释】:

  1. 书二客论呈李君锡学士:给两位宾客写文章,让他们呈送给李君锡学士。
  2. 我慕杜挺之:我仰慕杜挺之。
  3. 磊落高世谈:豁达开朗的议论。
  4. 又爱王平甫:又喜欢有才华的王平甫。
  5. 二人相议评:两人相互评论。
  6. 李淮南:指李师道。淮南,唐人避太宗李世民名讳,改称其地为“南”,故称李师道为“南”姓。
  7. 踒𧿶文馆彦:才识出众的文馆之士。
  8. 委曲部政谙:对政务十分熟悉。
  9. 能苏煮海民:能救活被海水淹死的百姓。
  10. 变使供租甘:使百姓得到实惠,生活变得甘甜。
  11. 虽持使者权:虽然掌握着使者的权力。
  12. 不作自裹蚕:自己不织布而让人民去织。
  13. 谆谆无威慠(chōu):恳切而温和,没有威严。
  14. 雍雍激廉贪:温文尔雅,激发廉洁。
  15. 书戒易满人:写信给告诫那些容易满足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写给两位宾客的书信,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向两位宾客阐述了他对于人生、政治和道德的看法和理解。

第一句“我慕杜挺之,磊落高世谈”,作者表达了自己对杜挺之的敬佩之情。他认为杜挺之为人磊落开朗,他的议论能够高瞻远瞩,引人深思。这种性格和品质使得他在社会上受到广泛的尊重和赞誉。

第二句“又爱王平甫,才雄天马骖”,作者表示自己同样喜欢王平甫,认为他有才华横溢,就像天马一样矫健有力。这种评价表明了作者对王平甫才华的认可和赞赏,也反映了他对人才的重视和期待。

接下来的诗句,作者通过“二人相议评”引出了李师道的话题。他认为李师道在处理政事上有着独到的见解和卓越的能力,因此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同时,他也提醒李师道要谦虚谨慎,不要因为权力而骄傲自满。

作者用“踒𧿶文馆彦”、“委曲部政谙”等词语来形容李师道的才能和智慧。他们认为李师道能够在文馆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并且对政务有着深入的了解和掌控能力。这种评价显示了他们对李师道的高度认可和信任。

作者通过“能苏煮海民”和“变使供租甘”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李师道的功绩和影响。他认为李师道能够救助被海水淹死的人们,并且使百姓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是一种伟大的贡献和成就。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李师道的感激之情和敬意。

最后两句“虽持使者权,不作自裹蚕;谆谆无威慠,雍雍激廉贪”,则表达了作者对李师道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品质的赞扬。他认为李师道虽然掌握了使者的权力,但他却从不滥用职权,而是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去改善社会。他还以温文尔雅的方式去激发人们的廉洁之心,让人们远离贪婪。这种高尚的品质和道德修养令人钦佩。

这首诗通过赞美李师道的才华、智慧和人格魅力,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政治和道德的崇高追求和理解。它既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和价值观念,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