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堪为药,舟行不及收。
岸旁萧与艾,从听到寒休。

注释:

百草堪为药,舟行不及收。

岸旁萧与艾,从听到寒休。

赏析:
梅尧臣的《午日三首》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生活智慧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界中草药和植物的描述,引出了对人生道理的思考。在首句“百草堪为药”中,诗人以草药比喻生活中的各种知识和经验,认为它们都是人们可以学习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的宝贵财富。然而,随着船行的速度越来越快,诗人也意识到了许多有价值的知识可能无法及时地被吸收和利用。因此,第二句“舟行不及收”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遗忘和丢失的担忧。

第三句“岸旁萧与艾”,诗人选择了两种常见的中草药——萧(即艾)作为象征性的元素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萧和艾都具有驱寒的作用,但在这里,它们更象征着生活中的智慧和策略。诗人通过观察周围的自然景观,体会到了这些草药的存在虽然看似无用,但实际上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最后一句“从听到寒休”,则是诗人对于前文观点的具体化。这里的“听到”可以理解为听到了某种声音或者警示,而“寒休”则是指因为寒冷而停下脚步的意思。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强调了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并珍惜那些能够帮助我们度过困难时刻的智慧和方法,即使面对困境,也要坚持下去。

梅尧臣的《午日三首》不仅是一首诗作,更是一种生活的哲学和启示。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了关于人生、知识和行动的重要观点,鼓励人们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充分利用身边的事物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和经验。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敏锐的观察力,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