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子湾下百尺船,杞人楚人相杂牵。
水底老蜃倚以怪,树头挂纸吹作钱。
江蛟海鹍千万里,轩风簸日蛮岛边。
长安旧去天尺五,此在大梁眉睫前。
高冠长剑乃不畏,沙雨夜起喷腥涎。
【注释】
庙子湾:在今安徽怀宁县东南。百尺船:指船身很长的船只。
杞人楚人:指古代两个国家的人。相杂牵:互相纠缠,互相拖累。
水底老蜃倚以怪:水底的老蜃龟(即海龟)靠它显得很奇怪。倚,依靠。
树头挂纸吹作钱:《史记·封禅书》载,秦始皇东巡时曾在海上遇暴风雨,用树枝、竹皮等制作了木偶人,称为“鱼”,用来镇压海神。
江蛟:指江中的蛟龙。海鹍:指海中的鲲。
天尺五:指天空距离地面有三尺。长安旧去天尺五:指从长安出发,到大梁只有三尺之遥。大梁:即开封,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
眉睫前:比喻眼前很近的地方。
高冠长剑:指戴高高的帽子,佩带着长长的宝剑。乃不畏:竟然不怕。
沙雨夜起喷腥涎:夜间沙尘暴时,沙子被风吹起,像蛇一样吐出舌头来。
【赏析】
诗题一作《舟行》,是一首纪行之作。诗人乘舟从庙子湾出发,顺江东下,经过许多地方。此诗主要描写了沿途所见的景物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及故国的深情怀念。
首句写舟行所见:庙子湾下百尺船,杞人楚人相杂牵。这是说,庙子湾下游有一艘船,船上有许多来自不同国度的人,他们互相纠缠着。这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含着丰富的内容。诗人通过描绘这一景象,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局面。
颔联写舟行所见:水底老蜃倚以怪,树头挂纸吹作钱。这里,诗人又运用拟人手法,将水底的老蜃龟形容为倚仗着它显得很奇怪,而树上的纸钱则被风吹得飘荡起来,如同金钱一般。这既是一种夸张的描绘手法,又是一种富有诗意的表达方式。
颈联写舟行所见:江蛟海鹍千万里,轩风簸日蛮岛边。这是说,江面上的蛟龙和海里的鲲鹏都游动着千万里,它们在狂风中摇曳着翅膀,好像在簸扬着太阳一样。这句诗充满了壮阔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
尾联写舟行所见:长安旧去天尺五,此在大梁眉睫前。这是说,从长安出发,到大梁的距离只有三尺之遥,所以诗人说它就像在眼前一样近。这里的“大梁”指的是今天的开封市。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担忧。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诗人通过对沿途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家乡及故国的深情怀念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