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窦常留雪,山雪不有心。
禅衣百衲重,香刹四明深。
驯鹿来衔果,栽松去作林。
自缘冠绂累,未解远公寻。
【解析】
本诗首联点出“雪窦山”的自然环境特点,颔联写禅寺建筑,颈联写僧人生活,尾联表达对禅宗思想的理解。
【答案】
译文:
山间岩洞常留驻着飘洒的白雪,那山上的雪却无心飘落。
我穿着百衲僧衣,袈裟重重,香火缭绕在四明深寺里。
驯鹿来吃树上果实,栽松树让它成为山林。
自己是因为官位高而束缚了手脚,没有理解远公禅师的思想。
赏析:“雪窦达观禅师见寄依韵答”,这是一首七律,是酬和友人的赠答之作,酬和的是《雪窦达观禅师见寄》这首诗。
首联点出“雪窦山”的自然环境特点,“常留雪”三字,写出山中之景。“心”字一转,指出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颔联写禅寺建筑,“香刹”是佛教徒对寺院的雅称,这里指的是雪窦寺。“四明深”指雪窦寺所在之地为浙江宁波市奉化区雪窦山。
颈联写僧人的生活,驯鹿吃树上果实,栽松树让他成为山林。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僧侣们悠然自得的生活图。
尾联表达对禅宗思想的理解,“未解”二字,道出了诗人的困惑,即未能参透禅宗思想的原因——身外之物的累赘所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