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柔不倚梯,摘桑赖高几。
每于得叶易,曾靡忧校披。
跻升类拾级,下上异缘蚁。
闲置草屋傍,鸣鸡或栖止。
【注释】
- 和孙端叟蚕具十五首:是作者为孙端叟所编的《蚕具》写的一组诗。
- 桑柔不倚梯,摘桑赖高几:桑树柔弱不依傍梯子,摘取桑叶要爬到高高的枝头。
- 每于得叶易,曾靡忧校披:每当得到新桑叶时,不用担心会损坏旧的桑叶。
- 跻升类拾级,下上异缘蚁:攀登时像拾级一般,但上下攀爬时,蚂蚁爬行的方式不同。比喻不同的攀爬方法。
- 闲置草屋傍,鸣鸡或栖止:闲着无事时,就住在靠近草屋的地方,听鸡鸣报晓。
【赏析】
此诗为和孙端叟的蚕具组诗,共十五首。这组诗主要写养蚕的过程。诗人以蚕为比,生动地描述了养蚕的整个过程和劳动过程的艰辛与快乐。
第一句“桑柔不倚梯”,描写了蚕生长过程中桑树的柔弱和需要攀爬的特点。“桑柔”形容桑树柔软,不能依靠梯子支撑身体;而“不倚”则表示不能依靠,必须亲自去攀爬。这句诗描绘了养蚕过程中需要亲自攀爬桑树的情景。
第二句“摘桑赖高几”,进一步描述了摘取桑叶的艰辛。这里提到了“摘桑”,即从桑树上摘下桑叶;而“赖高几”则表示为了摘取桑叶,不得不爬到高高的枝头。这句诗表达了养蚕过程中需要攀爬高处才能摘取到桑叶的辛苦。
第三句“每于得叶易,曾靡忧校披”,描绘了在采摘桑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这里的“得叶易”指的是容易采摘到桑叶;而“曾靡”则是表示没有什么困难;最后一句“曾靡忧校披”,则表示没有担心会损坏桑叶。这句诗表达了养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以及对待问题的态度。
第四句“跻升类拾级”,描述了养蚕过程中的不同攀爬方式。这里的“跻升”表示向上攀爬的动作;而“类拾级”则表示有类似攀爬楼梯的方式。这句诗描绘了养蚕过程中不同攀爬方式的描述。
第五句“下上异缘蚁”,描绘了养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蚂蚁爬行方式。这里的“下上”指的是上下两个阶段;而“异缘蚁”则表示不同阶段的蚂蚁有不一样的爬行方式。这句诗描绘了养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蚂蚁爬行方式。
第六句“闲置草屋傍”,描述了养蚕过程中休息的场景。这里的“闲置”表示暂时放下工作;而“草屋旁”则表示在草屋旁边休息。这句诗描绘了养蚕过程中休息的场景。
第七句“鸣鸡或栖止”,描绘了养蚕过程中观察鸡鸣的情况。这里的“鸣鸡”表示听到鸡鸣声;而“或栖止”则表示有时候鸡会停下来栖息在某个地方。这句诗描绘了养蚕过程中观察鸡鸣的情况。
这首诗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养蚕过程中的艰辛与快乐。诗人以蚕为比,通过描写蚕的生长、攀爬、收获等过程,表达了对养蚕劳动的赞美和敬意。同时,诗歌也反映了农民在艰苦条件下辛勤劳作的生活状态,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