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莫必有胜,必胜难可持。
迩来罕相见,世上多夸驰。
黄金铸佩印,白玉刻佩龟。
朝见恃赫赫,夕见同蚩蚩。
方得靡不羡,既处焉所施。
此理非一日,更后当应知。
志士无终穷,斯言非尔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侄宰与外甥蔡骃下第东归”
注释:这里的“下第”是指科举中落榜,通常指的是科举考试中的失败者被贬回原籍或流放。侄宰和外甥蔡骃都是王勃的亲属,他们因为科举考试失败而回到了家乡。
赏析:这一句反映了当时科举制度下,许多士人为了功名而努力奋斗,却往往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功。
第二句:“事莫必有胜,必胜难可持”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一个观点,即在很多情况下,事情的结果往往是不确定的,胜利可能随时发生,但维持胜利却很难做到。
赏析:这是对世事无常的一种哲学思考,提醒人们要有所准备,同时也要保持谦逊和谨慎。
第三句:“迩来罕相见,世上多夸驰”
注释:这里的“迩来”意味着最近,指最近很少看到;“夸驰”则是指炫耀。
赏析:这句诗描述了社会上一些人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相互吹嘘、炫耀的现象。
第四句:“黄金铸佩印,白玉刻佩龟”
注释:这里的“黄金铸”和“白玉刻”都是形容制作精美、价值高昂的物品。“佩印”是古代官员佩戴的印章,用于表明身份;“佩龟”则是古代官员佩戴的龟形饰物,寓意吉祥。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描绘精美的饰品,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物质享受的追求。
第五句:“朝见恃赫赫,夕见同蚩蚩”
注释:“朝见”和“夕见”分别表示早上和晚上见到的人;“恃”是依靠的意思;“蚩蚩”是形容人们忙碌、繁忙的样子。
赏析:这句诗描述了人们忙于事务,无暇他顾的生活状态。
第六句:“方得靡不羡,既处焉所施”
注释:这里的“方得”是刚刚得到的意思;“靡不羡”是指没有一个人不被羡慕;“施”是施加、施展的意思。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成就的自豪感和满足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名利的追捧。
第七句:“此理非一日,更后当应知”
注释:这里的“此理”是指这个道理或道理;“一日”是指一天;“更后当应知”是说这个道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明白的,需要更长远的时间去理解和领悟。
赏析:这句诗强调了真理和道理的复杂性和持久性,提醒人们要有耐心去探索和理解。
第八句:“志士无终穷,斯言非尔欺”
注释:这里的“志士”是指有远大志向的人;“终穷”是指最终没有穷尽的意思;“斯言”是指这句话;“尔欺”是欺骗的意思。
赏析:这句诗鼓励人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不要放弃,同时警示那些试图欺骗他人以达到目的的行为。
这首诗通过对科举落榜者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人们对于名利的追求。同时,它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