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是波底沙,今为陌上尘。曾闻清泠混金屑,谁谓飘扬逐路人。
悠悠万物难自保,朝看秾华暮衰老。须知铅黛不足论,何必芳心竞春草。
草有再三荣,颜无一定好。曩恩宁重持,徒能乱怀抱。
【注释】
妾:古代女子的自称。薄命:命运不好。
昔是(wèi)波底沙:指昔日的情人,已化为泥沙。今为陌上尘:指今日的妻子,已化作路边尘土。
清泠(qīng líng):清凉如水。混金屑:比喻珍贵之物。
谁谓飘扬逐路人:谁说这随风飘荡的人会随处留名?
悠悠:漫长而无穷尽。
秾华:盛开的花朵。
铅黛:指女子的化妆用物,这里指女子的容颜,也指女子的妆容。不足论:不值得一提。
何必:何需,何必。芳心竞春草:像春天的花草那样争艳斗丽的心肠。
草有再三荣:指草木可以多次开花。颜无一定好:人的容颜没有一成不变的好看。
曩恩:往日的恩情。重持:再珍惜。徒能:只能。乱怀抱:扰乱人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的不幸命运和对爱情、人生的感慨,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之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的前四句以“昔”与“今”、“清”“浊”作对比,写昔日情人如今已化做泥土;“清泠”与“金屑”,写昔日恋人如今已成为过眼烟云;“随风”与“逐路”,写今日之妻已变成路边尘土。这几句都是从眼前所见所闻出发,写自己眼前的悲凉景象。后六句则由眼前写到对往事的回忆,由追忆过去的爱情写到对人生的感喟。“万物”两句,写人生易老天难保,时光流逝,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无法永存。“须知”两句,写世间的女子容貌美丽,但终归会衰老消逝,而自己的心却永远不变。最后两句则是说,世上的事物总是在变化,而自己却始终不渝地追求着什么,徒然扰乱了自己的情怀罢了。全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和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和美好事物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