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坡更一坡,中间田道水成涡。
雨来更骤担肩重,泥滑不休行步多。
奈老杉松犹偃蹇,趋时桃李暂蹉跎。
炊烟恋屋不肯出,夜宿人家烧薜萝。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地分析诗歌的内容,并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生活遭遇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来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

“过了一坡更一坡,中间田道水成涡”,诗人走在山路上,雨越下越大,山路也越发艰险。“雨来更骤担肩重,泥滑不休行步多。”这是说:由于雨水的增多,山路变得愈加湿滑,行走起来更加困难。“奈老杉松犹偃蹇,趋时桃李暂蹉跎。”“奈”是无奈,可叹的意思。“老杉松”指苍劲挺拔的老树。“桃李”泛指花草树木。“偃蹇”是弯曲的样子;“蹉跎”是耽误的意思。这两句是说:苍劲挺拔的老树依然倔强地弯曲着腰杆,而那些争先恐后向阳生长的桃李却只能暂时错过春天的美景。这里以老树作喻,说明诗人虽年事已高,但却仍坚持抗争,不愿屈服。“炊烟恋屋不肯出,夜宿人家烧薜萝。”诗人在大雨中行走了一整天,傍晚才找到了一个可以歇脚的人家。诗人看到炊烟从屋子里飘出来,就决定在此过夜。诗人用“恋屋”、“肯出”等词句,表现了诗人对于人间烟火的眷恋之情。“薛萝”是一种蔓生植物,常用来比喻隐居生活。“夜宿人家烧薜萝”这句诗,既表达了自己对于世态人情的厌倦,又透露了自己对于清静生活的向往。

【答案】

过了一坡更一坡,中间田道水成涡。

雨来更骤担肩重,泥滑不休行步多。

奈老杉松犹偃蹇,趋时桃李暂蹉跎。

炊烟恋屋不肯出,夜宿人家烧薜萝。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艰辛的诗。诗中通过写山路艰难、雨势增大、道路泥滑等情况,突出了诗人行走艰难的情况。诗人以“奈”“更”等词句,表现了对这种艰难情况无可奈何的心情。最后两句是全诗点睛之笔,以炊烟依恋房屋不肯外出,夜晚宿在人家家中烧薜萝为喻,表现了诗人对尘世繁华的厌倦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