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鸣鸠只好音,谁家孝妇有冤心。
古来禋祀关仍叔,今日兵饥忆华歆。
王制不堪乖用仂,春秋从此却书霖。
君诗好似灵湫水,清绝无人测浅深。
【注释】
次韵晦父喜雨诗:这是一首和韵,即用韵律相同的词句来写诗。鸣鸠:鸟名。好音:指鸣叫悦耳的声音。
谁家孝妇:谁家的孝顺媳妇。有冤心:心里有冤枉的事。
禋祀:祭祀。关仍叔:春秋时齐国人,字子羽,曾以仁德著称,被齐景公封在关。
兵饥:战争导致饥饿。华歆:三国时期人物,字子鱼,与刘备有深厚友谊。
王制:周代法律制度。乖用:违反用法。
春秋从此却书霖:春秋时代开始不用“书”作注疏之用。
君诗好似灵湫水:你的诗歌就像灵湫的清泉一样清澈。灵湫水:传说中神女所居之处,水清而美。
赏析:
此诗为酬答之作,是诗人对友人喜雨之作的应和之作。全诗八句,每句都紧扣“喜雨”二字展开,从不同的侧面表达了诗人对喜雨的喜悦之情。
首联起兴,诗人首先描绘了鸣鸠之声,然后引出孝妇之事,将喜雨比作鸣鸠,将忧民比作孝妇,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诗人的忧国之情。
颔联诗人转而从历史的角度来写喜雨,以古代的祀典为例,表明自己对于喜雨的态度。这里的祀典是指古人对于天地神灵的祭祀活动,诗人通过这一行为,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现象的理解,以及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
颈联诗人进一步指出自己的忧虑,认为国家之所以出现兵灾,是因为百姓遭受饥饿之苦,而这种苦难又是由统治者的无能所致。这里的兵灾和饥馑,都是作者所担忧的问题。
尾联则是诗人对于自己诗歌创作的一种评价,他认为自己的诗歌如同灵湫之水一般清澈,没有任何杂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自信和骄傲。
这首诗通过对喜雨这一主题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高尚的品格,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