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缓东去,波蹙疑西流。
尘扬频闭目,草偃付回眸。
翩翩溯岸鹭,缓缓沿波鸥。
聚沱留积滓,逆浪集浮沤。
门窥雨斜入,窗望山相留。
棹苦掌痕肿,烟回眦泪浮。
客舟上急急,我楫去悠悠。
一程分两日,半月仅三州。
仆嗔粮易竭,客怨利难谋。
柁斜横水面,人宿避沙头。
啸想武陵虎,化催西海虬。
欲寄风伯语,聊以吾诗投。
何如还借顺,咫尺登瀛洲。

与存子侄王南运上风联句舟行缓东去,波蹙疑西流。

尘扬频闭目,草偃付回眸。

翩翩溯岸鹭,缓缓沿波鸥。

聚沱留积滓,逆浪集浮沤。

门窥雨斜入,窗望山相留。

棹苦掌痕肿,烟回眦泪浮。

客舟上急急,我楫去悠悠。

一程分两日,半月仅三州。

仆嗔粮易竭,客怨利难谋。

舵斜横水面,人宿避沙头。

啸想武陵虎,化催西海虬。

欲寄风伯语,聊以吾诗投。

何如还借顺,咫尺登瀛洲。

注释:

舟行缓东去,波蹙疑西流:船在缓慢地向东方航行,波浪却在西边涌动。

尘扬频闭目,草偃付回眸:风吹起尘土,眼睛不得不眯缝着看着前方,草倒下来遮住了我的视线。

翩翩溯岸鹭,缓缓沿波鸥:岸边的白鹭在水边轻盈地飞翔,水中的鸥鸟悠然自得地沿着波浪游动。

聚沱留积滓,逆浪集浮沤:聚集在河滩上的泥土和废物被冲到上游,逆流而上的水波中漂浮着泡沫。

门窥雨斜入,窗望山相留:从窗口看去,雨水斜斜地流入室内,窗外的山峦似乎也在挽留着我们。

棹苦掌痕肿,烟回眦泪浮:船桨划破手掌留下的痕迹红肿起来,眼中的泪水在烟雾中飘荡。

客舟上急急,我楫去悠悠:客人的船在急急忙忙地前行,而我自己的船却悠闲自得地慢慢行驶。

一程分两日,半月仅三州:一程的距离分成了两天,半个月的时间只走了三个州的路程。

仆嗔粮易竭,客怨利难谋:仆人抱怨粮食容易耗尽,客人抱怨利益难以谋求。

舵斜横水面,人宿避沙头:舵柄倾斜在水中横放着,人们晚上只好避开沙洲睡觉。

啸想武陵虎,化催西海虬:想象中的老虎在啸叫,催促着西海龙化为真身。

欲寄风伯语,聊以吾诗投:想要把风神的话语寄送给你,只是用我的诗来表达。

何如还借顺,咫尺登瀛洲:与其说借用你的风力,不如说咫尺之遥就登上了瀛洲。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侄子王南运在海上旅途中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共八句四十字。前四句写舟行之快、风势之强;后四句写舟行之慢、风势之弱。整首诗构思奇特、意境高远,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

第一句“舟行缓东去”,写出了舟行速度极快的情景。第二句“波蹙疑西流”,写出了波涛汹涌,使人误以为是在向西行进的景象。第三句“尘扬频闭目”,描绘出船上的人不断眯着眼躲避尘埃的场景。第四句“草偃付回眸”,描写出草被风吹得倒伏下来,人们不得不回头观看的情景。这四句诗通过夸张手法,生动地表现出了舟行的速度之快。

接下来四句“翩翩溯岸鹭”至“欲寄风伯语”,描述了风势强劲,使得鹭鸶、鸥鸟都纷纷飞走的情景。这些自然景观的变化,都与舟行的速度快有关。这种快速的移动,使人们不得不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状态,以适应这种变化。

最后四句“何如还借顺”至结尾,则是诗人的一种感慨。他认为舟行的速度快,就像是借到了顺风一样。而当他看到别人舟行慢时,又感到自己像是在逆流而上。这种对比,既表现了诗人对舟行速度的不同感受,也反映出了他对自己命运的一种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舟行速度的描写,将诗人的内心情感巧妙地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