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社聆风远,兰阶托契深。
兴宗知有自,处贵独无心。
陇柏晞朝露,庭槐长夏阴。
如公更何恨,顾我尚沾襟。

榆社聆风远,兰阶吒契深。

兴宗知有自,处贵得无心。

陇柏晞朝露,庭槐长夏阴。

如公更何恨,顾我尚沾襟。

我将逐句进行翻译和注释,并给出对这首诗的赏析:

译文

榆社的微风吹拂着远方,兰阶之上承载深厚的信任。
你深知自己能够胜任此职,在富贵之地保持心无旁骛。
陇山的柏树在早晨的露水中摇曳,庭院中槐树在炎热的夏天中投下阴凉。
看到你如此优秀,我心中还有什么遗憾呢?而我只能暗自感慨,泪湿衣襟。

赏析

这首诗是傅察对友人的一种深情追悼。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与不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哀伤和思念之情。

首句“榆社聆风远”,诗人通过对榆社的描述,引出了友人的音容笑貌,使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而又充满故事的地方。榆社,是一处富有文化气息的地方,也是诗人对友人生活背景的想象与推测。这里的“风远”一词,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距离的遥远。

第二句“兰阶吒契深”,诗人以兰阶为载体,进一步展开了对友人的追忆与赞美。兰阶,代表着高雅、纯洁,也是诗人对友人品格的肯定。“吒契”一词,则传达出诗人对这份深厚友谊的认可与珍视。

接下来的两句“兴宗知有自,处贵得无心。”,诗人通过对兴宗(即友人)的评价,展现了他对友人性格的了解和对其为人的钦佩。他深知友人的才华与能力,即使在高位上也保持着一颗平静的心。这种心态,使得他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事时,能够泰然处之,从容应对。

最后两句“陇柏晞朝露,庭槐长夏阴”,则是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进一步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陇山的柏树在早晨的露水中摇曳生姿,庭前的槐树则在炎热的夏日里为人们遮挡炎日。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也象征着友人在诗人心中的位置。诗人用这些自然景象来映衬友人的形象,表达了他对友人深深的怀念与敬仰之情。

《又挽词三首》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优美的诗作。它通过对榆社、兰阶、兴宗等人物的描绘,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敬意。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情感世界,也能够从中汲取到人生的智慧与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