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衡岂公平,天驷但伏枥。
东井不救渴,仓库何时实。
元工肯假借,名器甚可惜。
如何万万古,不行督责术。
【注释】
权衡:称量,衡量。天驷:古代以四马驾车为一套,天驷指套中的两匹马。伏枥:低头吃草。东井:古时星名,属井宿,主水。此指水灾。元工:即原工,原指造车的人,后泛指工匠。假借:借出。名器:名位。督责:监督催促。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当时政治现实的批评和不满,表达了自己渴望能有所作为的愿望。
首句“权衡岂公平”,是说国家政权的分配是否公平,这在封建社会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诗人认为,统治者不能做到公平,因此,天驷虽伏枥,但不得其用。这是针对当时政治现实说的。
次句“东井不救渴”是说,即使有才能的人,也得不到重用,就像水灾发生时,连救济都来不及一样,说明当时用人不当,人才埋没。
第三句“仓库何时实”,诗人担心国家财政困难、百姓穷困,因为缺乏物资,所以无法保证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这里反映了诗人关心国家大事的心情。
第四句“元工肯假借”,是说如果能把工匠的技艺借出去,发挥他们的专长,就能解决国家面临的许多问题。
第五句“名器甚可惜”,是说如果国家重视人才而不加以利用,那么这些人才就白白地浪费了。这也是作者的忧国之心。
末二句“如何万万古,不行督责术”,是说如果国家不能及时解决问题,就会永远落后于时代。诗人希望统治者能够采取督促催办的措施,使国家早日走向繁荣富强。
此诗语言简练明快,直抒胸臆,感情真挚,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人才的重视和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