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崔嵬断复连,危亭却立虎溪边。
石梁架厂疑无地,岩窦梯云欲近天。
客子诗情专物色,老僧禅悦解行缠。
亦知太与尘凡隔,时遣钟声落市廛。
【注释】
崔嵬(cui wéi):高峻。
断复连:连接不断。
却立:指站立。
石梁架厂:石桥跨越山涧,似架在厂房之上。厂,这里指厂房、仓库。
岩窦(yán dòu):山洞,洞穴。
梯云欲近天:形容山高云低,好像要接近天空一样。
客子:游人,过路人。
诗情专物色:专注于观赏景物的情致。
老僧禅悦解行缠:佛教禅宗讲究随缘自适,解脱烦恼,所以这里的“解行缠”指的是理解并摆脱了世俗纷扰。
太:指佛,佛教。
尘凡隔:指超脱世俗红尘。
时遣钟声落市廛(chán):时常传来钟声飘荡入市集之中。
【赏析】
《游南明山》是一首写景诗,通过描绘南明山的自然景观和游人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首联“路 上崔嵬断复连,危亭却立虎溪边。”开篇即描绘出南明山的雄伟气势,山路崎岖,连接不断,站在山顶上俯瞰,只见一座巍峨的高台矗立在虎溪边上。这一句通过对山势的描写,为全诗定下了雄浑壮阔的基调。
颔联“石梁架厂疑无地,岩窦梯云欲近天。”继续展开对南明山景色的描绘,诗人发现一座横跨山涧的石桥仿佛悬空而起,让人怀疑它是否真的存在于地面上;而从岩洞中攀援而上,仿佛能触摸到云层,仿佛要接近天际。这两句通过对桥与山景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南明山的奇特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景的惊叹。
颈联“客子诗情专物色,老僧禅悦解行缠。”诗人以自己和一位老僧人的身份出现,分别用“客子”和“老僧”来表达自己的游历身份。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心境和追求,但都对南明山的美景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这一联通过对比两人的不同心态,突出了南明山的美丽不仅吸引了诗人,也引起了老和尚的禅悦之情。
尾联“亦知太与尘凡隔,时遣钟声落市廛。”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红尘的渴望。他明白南明山的美丽如同佛界一般与尘世相隔,因此常常听到钟声飘进市集之中。这里的“钟声落市廛”既是指钟声飘荡入市集的声音,也暗示了诗人心中对于世俗的向往和留恋,以及对于超脱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南明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内心体验,展现了一幅山水画卷。同时,诗人通过对南明山美景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美的赞美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使这首诗具有了深厚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