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分流西复东,画船随水去匆匆。
晚风鼓角增悲壮,高垒营屯足长雄。
粮道已无清口应,舟师会把朔庭空。
眼中方略全图在,未肯轻将属画工。
【注释】
一水分流西复东:意思是一条河流分成两条水道,西边的水流向东流去。
画船随水去匆匆:意思是小船随着河水流动,显得匆忙而急促。
清口应:指长江在徐州以东流入黄河的地方。
朔庭空:指北朝在北方建立的都城,这里暗指北魏的国都洛阳。
方略全图在,未肯轻将属画工:意思是说,自己的计策和谋划全都在心中,不肯轻易地将它们交给画工来绘制。
【赏析】
此诗是北宋名臣文彦博的《和袁同年接伴赓从客霍希文过楚州韵》的第三首。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水墨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兴亡、民族存亡的深切关怀。
首句“一水分流西复东”,描绘了一条河流的流向,暗示着国家的分裂与战乱。接着,诗人用“画船随水去匆匆”来形容自己的心情。这里的“画船”象征着和平与繁荣,而“匆匆”则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恐惧和对和平的渴望。
第二句“晚风鼓角增悲壮”,描绘了战争的气氛,鼓角声中充满了悲壮之感。这里的“悲壮”既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第三句“高垒营屯足长雄”,表现了军队的雄壮和坚固。这里的“长雄”意味着军队的强大和威武,也预示着国家的复兴有望。
第四句“粮道已无清口应”,描绘了战争对粮食供应的影响。这里的“清口应”指的是长江在徐州以东流入黄河的地方,暗指了国家的危机。
最后两句“舟师会把朔庭空”,表示了国家的未来。这里的“朔庭空”意味着北方的都城洛阳空虚,暗喻了国家的灭亡。
整首诗通过对国家兴亡、民族存亡的深切关怀,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恐惧。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素养和文学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