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月明晨起风,不眠附火鬓搔蓬。
窗虚洒急疑霰集,閤暖香微知菊丛。
便拟南枝开摘索,只愁卯酒醉冬烘。
行吟真爱亭前路,梅蕊已如椒子红。
【注释】
约:约定。庵:寺庙。
半:半夜。晨起:早晨起床。
不眠:睡不着。
附:靠近。火:灯芯,引燃灯火用的细草或小树枝。
鬓:两鬓,指头发。搔:用手指抓、摩。蓬:乱发,指头发蓬松。
窗虚:窗洞空虚。洒急:像雨点一样飞落。疑霰集:疑是雪花落下。
閤(gé):门。暖香微:门内香气温和。知菊丛:知道菊花丛中。
南枝:向南的枝条,这里指梅花。摘索:采摘。
卯酒:早晨的酒。冬烘:冬天取暖。
行吟:边走边吟诗。亭前路;亭前的小路。梅蕊(ruǐ):花苞。椒子:花椒子。
【译文】
半夜里明亮的月光,清晨起床时凉风阵阵吹来,我睡不着就靠在灯火旁用手去摸乱蓬蓬的头发。
窗洞口空虚,像是急雨似的雪花纷纷飘落,室内温暖香气袅袅升起,我知道那是菊丛在散发幽香。
我打算去南边的枝条上采摘一枝梅花,只担心早晨醉酒了会因寒冷而打瞌睡。
我喜爱在亭前的小路漫步吟咏,看梅蕊已经开得如花椒籽般鲜红。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寒冬腊月里,于凌晨时分,披衣出门,到园中赏梅的情景和感受。首句“半月明”,交代了时间与环境,“晨起风”表明是在冬夜之后,即黎明时分。接着以“半”字点出是深夜,然后说:“不眠附火”,说明天未亮就起身了,“鬓搔蓬”,描绘了诗人那蓬乱不堪的头发以及因夜不成寐而焦虑失眠的神情。“窗虚洒急疑霰集”,则表现了诗人对窗外纷飞大雪的惊喜与好奇。“阁暖香微知菊丛”,则写出了室内温馨宜人的气候,使读者仿佛能嗅到一股清香,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欣喜。
中间两句写诗人想从南枝上采摘一枝梅花,却又担心因醉后贪恋暖室之乐而错过良机。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最后两句写诗人在亭前小路上漫步吟咏,观赏着盛开的梅花,欣赏着它们那红彤彤的花蕾和娇艳欲滴的花朵。这两句既写出了自己在寒风中漫步的情景,又表现出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优美深远,充满了生活情趣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