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庵蓄砚有奇材,受墨逡巡落海苔。
异品已堪相甲乙,馀波足可畀云来。
许分阮侄邀金竹,预想将军慰渴梅。
尤物匪珍才可惜,芝兰正要满庭开。
【解析】
1.“转庵蓄砚有奇材,受墨逡巡落海苔”:转庵蓄养的砚台具有奇异的质地,磨墨时慢慢洒落下去,就像海水中的海藻一样。
2.“异品已堪相甲乙,馀波足可畀云来”:这些奇特的砚石已经可以与玉石相媲美了,它的余波足够供应给云彩使用。
3.“许分阮侄邀金竹,预想将军慰渴梅”:我准备将这珍贵的砚石分给阮姓侄子,并想象着将军能够通过它来满足口渴时的渴求。
4.“尤物匪珍才可惜,芝兰正要满庭开”:这样的珍品如果被埋没就太可惜了,就像芝兰花木正盛开着满院子的美景。
5.译文:
转庵收藏的砚台具有奇异的质地,磨墨时慢慢洒落下去,就像海水中的海藻一样。这些奇特的砚石已经可以与玉石相媲美了,它的余波足够供应给云彩使用。我准备将这珍贵的砚石分给阮姓侄子,并想象着将军能够通过它来满足口渴时的渴求。这样的珍品如果被埋没就太可惜了,就像芝兰花木正盛开着满院子的美景。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砚的诗。首联写砚之奇。砚台乃文房四宝之一,以产自名山大川而著称。作者说“转庵蓄砚有奇材”,是赞美砚之材质优良,质地坚硬,非一般之物可比。次联写砚之妙。磨墨时慢慢洒下,犹如海水中藻类飘落。这两句写出砚台磨墨时水墨淋漓,如海藻般飘散,极言其质地细腻,用墨自如。颔联写砚之雅。“异品”指砚的品种,作者认为砚台已足以与玉石相媲美,可见砚台质地之佳;“馀波”指砚台的余泽,作者说其馀波足够供应给云彩使用,可见砚台之雅致高洁。
尾联化用典故。“阮嗣宗常贫,尝在京师,以美人才德,欲作达官,自守居处卑湿,善自砥砺,亦未尝有喜愠之言。”(《晋书·阮籍传》)作者借用这一典故,表达了自己对阮籍人品、才艺、学问的崇敬之情。“许分阮侄邀金竹,预想将军慰渴梅”,是说自己愿意将自己的砚台送给阮侄,希望他像阮籍那样有才学,能为国效力。最后两句“尤物匪珍才可惜,芝兰正要满庭开”则是说这样的珍品如果被埋没就太可惜了,就像芝兰花木正盛开着满院子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