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圭璋姿,宜在条理科。
妙语天发成,莹彻非砻磨。
宗庙要琬琰,世岂无卞和。
顾恐太分明,颇觉瓦砾多。
这首诗出自宋代文学家王君圭的《次韵奉酬王弱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王弱翁同年以多病故人疏韵五诗为惠次韵奉酬
注释:王弱翁是作者的朋友,因病无法参加聚会,于是寄来五首诗作。作者对此表示感谢,并写了这首回赠之作。王君圭璋姿,宜在条理科
注释:王君圭如同美玉一样,应该放在条理分明的环境中。比喻他的才华和气质应该被妥善培养和展现。妙语天发成,莹彻非砻磨
注释:美妙的话语自然形成,晶莹剔透而不经打磨(即未经人工雕琢)。形容王君圭的诗词语言优美,自然流畅。宗庙要琬琰,世岂无卞和
注释:国家需要像和氏璧那样的美玉,世上难道没有卞和那样懂得鉴别美玉的人吗?这里的“卞和”指的是卞和氏,他是传说中唯一能识别真玉的人。用这个典故来表达对王君圭才能的认可。顾恐太分明,颇觉瓦砾多
注释:但担心过于清晰,反而觉得到处都是瓦块、石块。比喻希望作品含蓄深远,而不是一览无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酬答诗,作者在收到王君圭的五首诗之后,为了表达感谢之情,特意写诗进行回赠。诗中充满了对王君圭才华的赞赏和对其为人的钦佩。诗人通过赞美王君圭如美玉般珍贵、才华横溢,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友谊和敬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作品风格的期望——希望作品能够含蓄深远,避免过于直白,以免显得平庸或粗俗。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典型的文人雅集中的酬答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