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彼东篱花,忽作西灵塔。
又如船子泛,复似南屏阖。
园翁起童心,须弥欣芥纳。
分题要铿锵,饫秋振萧飒。
我合浮屠尖,工须画溪罨。
崚嶒玉崔嵬,团栾金匼匝。
俨然香色俱,间彼青黄杂。
天成具体相,人事因假合。
愿修衣裓供,用作布地踏。
那将有漏身,久实无缝合。
转庵曾著语,竹院尝挂搭。
我有一句子,无问亦无答。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格式和内容。
- 第一句:“园丁以菊为屏为船转庵竹院谛赏不足分题得塔字”
- 注释:园丁用菊花作为屏风,制作小船,在庵堂里转了一圈。他在那里仔细观赏,最终得到了“塔”这个字。
- 赏析:这一句描述了园丁在庵堂中的活动,以及他对菊花的喜爱和对艺术创作的投入。
- 第二句:“眷彼东篱花,忽作西灵塔。”
- 注释:园丁怀念起故乡的菊花,突然想象它变成了西天灵塔。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园丁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他对菊花的深厚感情。
- 第三句:“又如船子泛,复似南屏阖。”
- 注释:又像船在水中泛行,又像是南屏山闭合的样子。
-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园丁对自然界景象的敏锐观察力,以及他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
- 第四句:“园翁起童心,须弥欣芥纳。”
- 注释:园丁恢复了儿童般的纯真之心,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接纳。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园丁对生活的态度,即保持一颗童心,对世界保持好奇心和接纳力。
- 第五句:“分题要铿锵,饫秋振萧飒。”
- 注释:在分题时需要铿锵有力,秋天的气息让人感到萧瑟而凄凉。
-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秋日的氛围和人们的心情。
- 第六句:“我合浮屠尖,工须画溪罨。”“崚嶒玉崔嵬,团栾金匼匝。”
- 注释:我仿佛置身于浮屠的尖顶,工匠必须画出溪水来遮掩其锋芒。山石峻峭,如同玉石一般高耸,树木团团相绕,金色环绕。
-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和谐。
- 第七句:“俨然香色俱,间彼青黄杂。”
- 注释:似乎香气四溢,颜色齐全,中间夹杂着青和黄。
- 赏析:这一句展现了自然景色的色彩多样性和丰富性。
- 第八句:“天成具体相,人事因假合。”
- 注释:自然呈现出具体的形象,而人类的行为则是人为制造的。
-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自然的纯粹性和人类的复杂性。
- 第九句:“愿修衣裓供,用作布地踏。”
- 注释:我愿意穿上衣服,为这片土地提供庇护。
-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园丁对于保护环境、关爱自然的愿望。
- 第十句:“那将有漏身,久实无缝合。”
- 注释:如果那样的话,我会失去自己的肉身,但长时间以来,我并没有真正闭合。
- 赏析:这一句反映了园丁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渴望。
- 第十一句:“转庵曾著语,竹院尝挂搭。”
- 注释:曾经在庵堂里留下了我的足迹,在竹院也悬挂过我的画作。
- 赏析:这句话表明了园丁的艺术创作和他对生活的热爱。
- 第十二句:“我有一句子,无问亦无答。”
- 注释:我有一个句子,无论提问还是回答,我都无从说起。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园丁的沉默和谦逊,也暗示了他对于言语的谨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