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梅思洛阳,何愁道路梗。
见雪忆灞桥,便可心思省。
仙家种玉成,造化炊粱顷。
凛然孤高标,敢以尘溷请。
将军有传令,遽成临渴井。
王言惟作命,盍作和羹领。
香色归本根,滋味岂机阱。
自非泯全牛,安得试尝綮。
转庵句中画,梅诗言外警。
难韵有辘轳,妙语压菑眚。
昨夜垂垂雨,一洗娟娟静。
便觉容成圃,真是太玉境。
朝来知见香,堕在区别町。
不如两忘言,搔首孤山顶。
这是一首描写梅花的诗,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诗人以“见梅思洛阳”开篇,意指见到梅花就会想起洛阳这个地方。洛阳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诗人故乡所在地,因此诗人用“洛阳”来代指故乡,表达出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何愁道路梗”,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和不安。他认为人生的道路就像道路上的梗一样,充满了阻碍和困难。这里的“道路梗”比喻了人生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而“何愁”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忧虑的心情。
“见雪忆灞桥,便可心思省。”诗人以看到雪花联想到灞桥(古地名,位于河南省)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过去经历的回忆。这里的“灞桥”象征着诗人过去的岁月和经历,而“心思省”则表达了他对这些经历的反思和思考。
“仙家种玉成,造化炊粱顷。”诗人以神话中的仙人和造物主的形象来表达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这里,“种玉成”和“炊粱顷”分别代表了仙人和造物主的能力,他们能够创造出如此美丽的事物。
“凛然孤高标,敢以尘溷请。”诗人以梅花的高洁品质为榜样,表达了他对于纯洁和高雅的追求。这里的“孤高标”形容了梅花的傲骨和高洁,而“尘溷请”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世界的不屑一顾。
“将军有传令,遽成临渴井。”诗人用这个典故来表达他对未来的恐惧和担忧。这里的“将军”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而“传令”则表示了命令的下达。而“临渴井”则比喻了在关键时刻才想到要解决问题,已经来不及了。
“王言惟作命,盍作和羹领。”诗人以王者的口吻来表达他的主张。这里的“作命”表示了决定和引领,而“和羹领”则表达了和谐与统一的愿望。
“香色归本根,滋味岂机阱。”诗人以梅花的香气和颜色为象征,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赞美。这里的“香色”代表了梅花的美丽,而“本根”则强调了这些美丽的本质。
“自非泯全牛,安得试尝綮。”诗人以牛为形象来表达他对生命的感悟。这里的“泯全牛”表示了牛的生命被完全消灭,而“试尝綮”则表示了尝试去体验生命的痛苦与美好。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再次转庵用梗字韵赋梅,见梅思洛阳,何愁道路梗。见雪忆灞桥,便可心思省。仙家种玉成,造化炊粱顷。凛然孤高标,敢以尘溷请。将军有传令,遽成临渴井。王言惟作命,盍作和羹领。香色归本根,滋味岂机阱。自非泯全牛,安得试尝綮。转庵句中画,梅诗言外警。难韵有辘轳,妙语压菑眚。昨夜垂垂雨,一洗娟娟静。便觉容成圃,真是太玉境。朝来知见香,堕在区别町。不如两忘言,搔首孤山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