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牛得肉那忍吃,匪论阳报谈阴德。
忆牛初生成犊时,随母耕田眼先识。
茧栗渐长初胜犁,脱轭项间染能赤。
一行错误随后鞭,习得犁行如界直。
耕来耕去禾稻成,得闲放食行田塍。
稻秫掠嘴不敢食,自啮枯草甘如饧。
马终蒙帷犬蒙盖,牛岂无功遭横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勤劳耕作,默默付出的画面,展现了牛的辛勤与坚韧。

译文:
牢狱中被关养的牛得到了食物,那能忍心去吃吗?不论阳报还是阴德,它都默默地承受着。
想起牛犊刚生下时,跟随母牛一起耕田,眼睛就显示出了聪明。
茧栗渐长,开始能胜过犁,脱轭后颈间染成红色。
一行错误,随后受到鞭打,学习耕作像界直一样。
经过耕种和耕耘,稻谷和稻子已经成熟,休息时放它在田间吃草。
虽然稻粱也抢食,但牛也不敢去吃,自己啃吃干草甘甜如饴。
马最终蒙上帷帐,狗被盖上盖子,然而对牛来说,功劳却遭横祸。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牛的勤劳与坚韧,通过其辛勤劳作、默默承受、不畏困难的形象,表达了对人类劳动成果的尊重以及对劳动者的赞美。同时,诗中也反映了社会不公的现象,即某些动物因为某种原因而遭受苦难,而另一些人则可以享受到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这种对比引发了人们对社会不公的思考,促使人们反思如何更加公正地对待每一个生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