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烛随者明,弈棋观者精。观者未必高于弈,只是不与黑白同死生。
天上神仙何所争,亦复于此未忘情。樵夫柯烂忽猛省,却与棋仙作机警。
千古未尽一局闲,岩草岩花自凄冷。呜呼圣主不弃刍荛言,弈棋复出亦必资傍观。

【诗句释义】

  1. 秉烛随者明:手执蜡烛的旁观者,能看清棋盘上的局面。
  2. 弈棋观者精:观看下棋的人,眼光敏锐、专注。
  3. 天上神仙何所争:天上的神仙,在棋盘上的生死较量中,没有胜负之分。
  4. 樵夫柯烂忽猛省:樵夫看见自己的斧柄被砍断,忽然觉悟到下棋的道理。
  5. 岩草岩花自凄冷:山野间的草花,独自承受着风雨的洗礼,显得格外凄凉。
  6. 呜呼圣主不弃刍荛言:伟大的君主不放弃百姓的意见、建议和智慧。
  7. 弈棋复出亦必资傍观:下围棋的人需要旁观的人来帮助他提高技艺。

【译文】
手持烛光的旁观者能看清棋盘上的情况,他们观察棋局时的眼光敏锐而专注。棋局中的双方,其实并无高下之分,只是命运与生与死不同罢了。
天上的神仙们也并非在棋盘上的生死较量中有所竞争,他们同样无法逃脱棋盘的生死规则。一个樵夫偶然看到自己斧柄被砍断,忽然醒悟到下棋的道理。
山野间的花草经受风吹雨打,独自承受着生活的艰辛,它们显得格外凄凉。伟大的君主不会忽视民众的智慧和意见,他们从群众中汲取智慧。
下围棋的人需要旁观的人来帮助他们提高技艺,他们从旁观的人那里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观弈的画面,通过对比旁观者和下棋人的心态,表达了对围棋艺术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诗中的关键词有“秉烛随者明”、“弈棋观者精”等,这些词语都体现了旁观者对棋局的关注和领悟。同时,诗人还借樵夫的故事,强调了生活中的种种经历都能使人成长,从而提升自己的技艺。此外,诗中的“天上神仙”、“山野花草”等意象,也富有象征意义,寓意着生活中的平凡与伟大、艰辛与希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