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酸风惊拉槁,雪压茅檐攲欲倒。
孰知寒谷自能春,斗坼琼枝故相恼。
两年旧隐住容成,耐冷冲寒起常早。
透窗疏影眠未佳,拥被孤吟诗易好。
别来问讯迥相忘,养就苔文从不扫。
诗人云远岁云暮,自插一枝怜鬓老。
孤山在望不可到,惆怅馀香委芳草。
谁邀配食水仙人,长笛横吹倚苍昊。
【注释】
次转庵:僧人的住所。庵,小庙。用坡公:即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梅》是王安石《元日》一诗的韵脚。
酸风:寒风。惊拉槁:把干枯的树枝都摇落了。
孰(shú):谁。寒谷:指冬日里没有阳光照到的地方。自能春:自然能够迎来春天。斗坼琼枝:北斗星在天中分开,使月亮的影像出现在天空中,就像梅花被摧残后重新绽放一样。故相恼:因此感到烦恼。
两年旧隐:作者曾两度隐居于杭州西湖旁的孤山寺。容成:传说中的仙人名。耐冷冲寒:不怕寒冷,不惧霜雪。起常早:起床很早。
透窗疏影:窗户外映着梅花的影子。眠未佳:睡不好觉。
拥被孤吟:抱着被子独自吟诵诗歌。诗易好:写诗容易。
别来问讯迥相忘:自从分别以来,彼此的消息断绝得厉害。迥相忘:完全忘记了对方的存在。养就苔文:培养出苔藓一样的青苔。从不扫:从来也不打扫。
云远岁云暮:像云一样遥远的岁月,已经过去了。云暮:云消雾散的时候。自插一枝怜鬓老:自己插一枝梅花,怜惜自己的年华已逝。
孤山在望:站在孤山上就能看到孤山。不可到:无法到达。惆怅馀香委芳草:惆怅地将梅花的香气遗留在了芳香的草地。委:遗留。
谁邀配食水仙人:谁邀请我一起与水仙花配食?配食:一同供奉祭祀。长笛横吹倚苍昊:长笛横吹,倚靠在苍茫的天空。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的七言绝句诗。诗人通过描绘梅树傲雪凌霜、不畏严寒的形象,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品格和坚强精神,抒发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和感慨。全诗语言凝炼,意境深远,寓意丰富,给人以启迪和鼓舞。
首句“一夜酸风惊拉槁”,以拟人手法描绘了梅花在寒风中摇曳的情景。“酸风”二字形容寒风刺骨,让人难以忍受。“惊拉槁”三字则形象地描绘了梅花在寒风中挣扎的姿态。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梅花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长的特点。
颔联“孰知寒谷自能春,斗坼琼枝故相恼”,进一步描绘了梅花在寒冷环境中依然绽放的美丽景象。“孰知”二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坚韧不拔精神的赞叹。“斗坼琼枝”三字则形容北斗星在天中分开,使月亮的影像出现在天空中,就像梅花被摧残后重新绽放一样。这一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梅花在逆境中焕发生机的景象。
颈联“两年旧隐住容成,耐冷冲寒起常早”承接上句,描述了诗人在梅花盛开的季节里度过的两个寒冷的夜晚。这里的“住容成”指的是诗人曾在杭州西湖旁的孤山寺隐居过一段时间,“耐冷冲寒起常早”则表达了诗人不畏严寒的精神风貌。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进一步突出了梅花在恶劣环境中依然绽放的美丽特质。
作者转向描写自己与梅花的关系:“透窗疏影眠未佳,拥被孤吟诗易好”。这里,“透窗疏影”指的是窗外梅花的影子,“拥被孤吟”则表达了诗人在孤独时刻与梅花相伴的情怀。这两句诗既表现了梅花给诗人带来的慰藉,也体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厚意。
最后两句“别来问讯迥相忘,养就苔文从不扫”,表达了诗人与梅花之间虽然疏远但依然保持着联系的复杂情感。“别来问讯”指的是诗人与梅花之间的交流逐渐减少甚至中断,“养就苔文从不扫”则意味着即使失去了与梅花的联系,诗人也没有放弃对梅花的养护和关爱之心。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珍视之情,也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重。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感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坚韧不屈、高洁脱俗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