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石移根烦使指,花蹙红绡谁擘毁。
封姨妒作阿醋呼,同调何殊申及甫。
肯怜颠倒落绛英,只觉韩公用心苦。
流传午节遂成例,萱草戎葵并驱使。
真能染却白云殷,灵囿鲜繁金谷水。
诗人爱节因爱花,射团点缀追前矩。
炎官炼丹成绛雪,獭胆分杯凝赤髓。
谁言不似舞裙红,色相异观特私喜。
点化精神欲然句,晋宋风流坡独取。
鄙哉摘实儿女见,却要瓶罂结多子。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安石移根烦使指,花蹙红绡谁擘毁。
- 注释: 安石指的是王安石,移根意喻改变或转移(如政策、思想等),这里的“移根”可以理解为改变原有的状态或方向;使指可能是指指导或引导。花蹙红绡表示花朵受到挤压,形容其形态被破坏。
- 译文: 王安石的政策或思想的改变需要他人的指点,而花朵在受到压迫后,形状变得扭曲。
- 封姨妒作阿醋呼,同调何殊申及甫。
- 注释: 封姨在这里可能是对女性的比喻,阿醋可能指的是嫉妒的女性,而申及甫可能是指申时行,一个历史人物名。
- 译文: 嫉妒的女性(封姨)将嫉妒比作吃醋,而申时行和杜甫都是同道中人,他们的志向或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
- 肯怜颠倒落绛英,只觉韩公用心苦。
- 注释: 绛英可能是某种红色花朵,这里暗指某种颜色鲜艳的花卉。韩公指的是杜甫,他的心似乎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挣扎。
- 译文: 诗人杜甫似乎非常同情这种被摧残的花,他的内心充满了痛苦。
- 流传午节遂成例,萱草戎葵并驱使。
- 注释: 午节在这里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日子或事件,萱草和戎葵都是常见的植物,它们被用作象征或典故。
- 译文: 这个节日或事件成为了一种常态,就像萱草和戎葵一样,它们被同时使用来象征或被驱使。
- 真能染却白云殷,灵囿鲜繁金谷水。
- 注释: 云彩被染成了深色,灵囿指的是神话中的仙境,金谷水是古代的一个地名。
- 译文: 真的能够染黑了白云,使得仙境中的景色更加鲜艳多彩。
- 诗人爱节因爱花,射团点缀追前矩。
- 注释: 射团可能是一种装饰物,用于点缀,追逐前矩则表示追求古人的风范。
- 译文: 诗人因为喜爱花朵而喜欢节气,他用各种装饰物来点缀自己的作品,以追求古人的风格。
- 炎官炼丹成绛雪,獭胆分杯凝赤髓。
- 注释: 炎官是传说中的仙人之一,炼丹指的是炼制丹药,绛雪可能是指深红色的花瓣,赤髓指的是红色的血液。
- 译文: 炎官通过炼制丹药得到了红色的雪花,而獭用它的胆汁制作出了红色酒杯。
- 谁言不似舞裙红,色相异观特私喜。
- 注释: 舞裙红可能是指舞蹈时的裙子,特私喜表示特别的喜爱。
- 译文: 有人说这并不像舞裙那样鲜红,但不同的视角和感受会有不同的喜恶。
- 点化精神欲然句,晋宋风流坡独取。
- 注释: 点化意味着启发或教化,晋宋风流指的是晋代和宋代的文学风格,坡独取则是说只有苏轼一个人被这种风格吸引。
- 译文: 通过这句话,诗人想要传达的是,晋宋时期的文学风格(即点化的精神)是非常值得学习的,而苏轼就是这一风格的典型代表。
- 鄙哉摘实儿女见,却要瓶罂结多子。
- 注释: 摘实儿女指的是过于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的行为,瓶罂则是指瓶子和容器,结多子则是指生育后代。
- 译文: 这是一首讽刺诗,批评那些只看重结果而不重视过程的人,他们就像是用瓶子和容器来生孩子,却没有真正的生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