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平翠看青嶂,枕上长教卷画帘。
今日清陂堂里宿,寒波万顷浸银蟾。
人间好景无如此,物外清游岂易兼。
富贵功名非我事,尚容山水乐无厌。

【注释】

清陂堂:作者自号。陂,池塘;堂,指别墅。

卷画帘:把画着山水的屏风卷起。

清波:这里指月光映照下的水波。万顷:形容水的辽阔。银蟾(yuè):月亮。

物外:超然物外,指世外。

【赏析】

《清陂堂》是唐代诗人李白在游历江西期间所作。此诗以清幽秀丽的自然风光为背景,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追求清高生活情趣的人生理想和不慕富贵、安贫乐道的高尚品格。

首句“当年平翠看青嶂”,回忆昔日游山的情景。平素喜欢登高远望,喜爱那苍翠欲滴的群山,喜爱那层层叠叠、连绵不断的青色山峰。第二句“枕上长教卷画帘”描写自己夜不成眠时的情景。当明月高悬天空,洒下皎洁月光时,诗人常常辗转反侧,难以成眠。这时他常常将画有青山绿水风景的画卷打开,卷起窗幔,从窗户中偷窥外面月色。“长教”表明了这种习惯已养成多年,成为他的一种癖好。

后两句写诗人现在在庐山的清陂堂里过夜。“寒波万顷浸银蟾。”这一句是说万顷波涛中的水面映出了明亮的月光,犹如一块银盘。诗人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赋予水中之月以生动的形象,使月光显得更加明亮耀眼。“人间好景无如此,物外清游岂易兼。”诗人感叹世间美好的景色没有这样清美,超凡脱俗的游玩又怎能轻易得到呢?这两句既赞美了庐山的美景,也暗寓了自己的感慨。“物外”即超然物外,指世外。“岂易兼”即难以同时拥有。诗人感叹人间美好景色难觅,超凡脱俗的游玩难以得到。表达了诗人对官场名利的厌恶,对清幽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末两句“富贵功名非我事,尚容山水乐无厌”。诗人感叹世俗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都不是自己的本份,因此不追求这些;而自己却能够容忍享受山水的乐趣,并以此为乐而无厌。诗人用“富贵功名非我事”来表达自己不追求世俗名利的思想,用“尚容山水乐无厌”来表达自己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从而体现了李白崇尚自由、追求闲适的生活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