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亩家园枕碧波,树桑疏处补花窠。
檐低不碍儒冠入,桥矮才通钓艇过。
云笛旋裁门外竹,雨衣新织槛前莎。
有时牛背看书罢,一曲春风宁戚歌。

题野处

数亩家园枕碧波,树桑疏处补花窠。

檐低不碍儒冠入,桥矮才通钓艇过。

云笛旋裁门外竹,雨衣新织槛前莎。

有时牛背看书罢,一曲春风宁戚歌。

注释:

  1. 数亩家园枕碧波:拥有几亩大的家园,背靠着碧绿的波浪。
  2. 树桑疏处补花窠:稀疏的地方种上桑树,填补花丛中的空白。
  3. 檐低不碍儒冠入:屋檐低垂,不会妨碍儒生的帽子进入。
  4. 桥矮才通钓艇过:桥梁狭窄,只能让钓鱼的小船经过。
  5. 云笛旋裁门外竹:用竹子制作云笛,用来装点门外的风景。
  6. 雨衣新织槛前莎:新的雨衣在栏杆前的草地上编织。
  7. 牛背看书罢:骑着牛背看完了书。
  8. 一曲春风宁戚歌:在春风中吟唱《诗经》中的《大东》等诗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富有田园气息的景象。开头两句“数亩家园枕碧波,树桑疏处补花窠”展现了主人翁拥有一片广阔的土地,其中点缀着桑树和花丛,形成了美丽的自然风景。接着,“檐低不碍儒冠入,桥矮才通钓艇过”描绘了屋檐低垂、桥梁狭窄的乡村景象,既方便了村民生活,也增添了一份诗意。

接下来的四句“云笛旋裁门外竹,雨衣新织槛前莎”则通过具体的物品来增添画面的美感。诗人用“云笛”来形容窗外的竹林,仿佛可以听到悠扬的笛声;而“雨衣”则是用在栏杆前的新织的莎草制成的,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最后两句“有时牛背看书罢,一曲春风宁戚歌”则透露出诗人在春天里骑马归来,一边享受着春风,一边吟唱着《诗经》中的经典之作,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乡村风光画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