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在砌,颜色常好。
岂无严霜,先彼长栲。
寄言青松,斧斤自从。
子不在山,真节安庸。

【注释】

小草在砌:指青苔。砌,台阶,墙边。

颜色常好:形容青苔的颜色总是那么鲜艳、鲜绿。

岂无严霜:难道没有严酷的霜冻?表示反诘。

先彼长栲(kǎ):指青苔生长在石缝里,而松树却能长得更高。

寄言青松:告诉青松。

斧斤自从:指砍伐它的人从不会来。

子不在山:指青松不在这里。

真节安庸:指真正的气节不会被平庸之人所玷污。

【赏析】

《感秋诗》是一首咏物抒怀诗,以青苔比人,借物喻志。

首联“小草在砌,颜色常好。”起笔写墙角小草,色彩鲜艳,生机勃勃,给人以春天的印象。“颜色常好”四字,不仅点明墙角小草的特点,同时暗示了墙角环境的特点,即阴暗潮湿,寒风凛冽,所以小草才“常好”。诗人把小草与墙角相比喻,是为了突出墙角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表现墙角小草不怕严寒、傲雪斗霜的精神。

颔联“岂无严霜,先彼长栲”,意思是说墙角的小草虽然经受不住严寒和风霜的侵袭,但是它们还是顽强地生长着,比松树还要高。这两句运用了反衬的写作手法,将青苔比作松树,既表明墙角小草与大松树同样能够抵御严寒,又表现出墙角小草比松树更具有韧性和毅力。诗人通过这一对偶句,表达了自己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风貌。

颈联“寄言青松,斧斤自从”,意思是说青松啊,你不要为人们砍伐而感到伤心,因为那些砍你的人是不会来的。这里,诗人用青松来喻指自己,表达出诗人对于自己的坚定信念和自信。他认为,即使有人想要砍伐自己,也不会得逞。这句诗既是自慰之辞,又是自我激励之语。

尾联“子不在山,真节安庸?”意思是说,青松啊!即使你不在山上,那真正值得赞扬的节操也不会被世俗之人所埋没。诗人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偏见的不屑一顾。他认为,真正的节操是不会被庸俗之人所玷污的,只要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就能够成为真正的英雄豪杰。

整首诗通过对墙角小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