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击烟霞昼卷舒,披榛敲石得蓬壶。
洞天日月千年久,人世尘埃一点无。
灵药难寻云缥缈,落花不见水萦纡。
使君凤阁翱翔近,谩与东山作画图。

【注释】

1.曾公岩和曾子宣安抚:曾公岩,即曾巩的《游曾公岩记》中提到的“曾公岩”,位于江西南昌县南。曾子宣安抚,是曾巩的弟弟曾布担任淮南安抚使时的官名。

2.目击烟霞昼卷舒:目击,目睹;烟霞,指云雾缭绕如云霞般美丽的景象;昼卷舒,白天的云霞在阳光照射下卷舒开来。

3.披榛敲石得蓬壶:披榛,拨开荆棘寻找;蓬壶,传说中的神仙居所,这里代指仙境。

4.洞天日月千年久:洞天,道教中所说的神仙居住之处,这里是用来形容曾巩的隐居生活,与外界隔绝,仿佛是人间仙境。

5.人世尘埃一点无:人世,人间;尘埃,比喻世俗的纷扰;一点无,形容远离尘世,不受世俗污染。

6.灵药难寻云缥缈:灵药,传说中能够治愈疾病的仙草;云缥缈,形容仙草飘渺如云,难以捉摸。

7.落花不见水萦纡:落花,凋谢的花朵;水萦纡,形容水面弯曲曲折,如同被流水缠绕。

8.使君凤阁翱翔近:使君,对别人的敬称;凤阁,古代皇宫中的楼阁,常用来比喻朝廷;翱翔,飞翔;近,接近。

9.谩与东山作画图:谩,徒劳无益;东山,指东晋谢安退隐于东山的情景;作画图,比喻为隐居的生活留下美好的回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诗,诗人以曾巩的隐居生活为题,抒发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通过描绘曾巩隐居生活的美景,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诗人也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揭示了他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首句“目击烟霞昼卷舒”,以目击的方式展现了曾巩所见的仙境般的景色。诗人用“目击”二字,表达了他对仙境的亲历亲见,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世俗的疏离和超脱。接下来,“披榛敲石得蓬壶”,诗人以身临其境的方式,进一步描绘了仙境的幽深和神秘。这里的“蓬壶”,既是仙境的代名词,又是对曾巩隐居生活的赞美。

中间两联则通过描绘曾巩隐居生活的环境和氛围,进一步展现了他对于隐居生活的热爱。“洞天日月千年久”,诗人以洞天为喻,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人世尘埃一点无”,诗人以人世为反衬,强调了隐居生活的纯净和超然。这两联紧密相连,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最后两句“灵药难寻云缥缈,落花不见水萦纡”,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自然界的美好事物人格化,赋予它们生动的形象和情感。这里的“灵药”,既是指传说中的仙草,也是对曾巩的才华和智慧的象征;“落花”,既是指自然界的美丽景色,也是对曾巩人生经历的隐喻。这两句诗既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又透露出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反感。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审美眼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