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班荆坐,缘山拄杖行。
云烟窥胜概,风雨听寒声。
久累维摩病,多惭卫玠清。
波澜终未息,衮衮共劳生。

【注释】

  1. 近水:靠近江水。班荆:指在江边搭起的席子,以坐谈。
  2. 缘山:指在山上行走。拄杖:指拄着拐杖。
  3. 云烟:指山间的云雾。窥:偷看。
  4. 风雨:指天气变化。
  5. 久累:长时间受到委屈、压抑。维摩:即维摩诘,古印度人名;这里借指高僧或隐士。病:受委屈。
  6. 多惭:自愧。卫玠:晋时人,字叔宝,美仪容。清:廉洁。
  7. 波澜:波涛。终未息:始终没有平息。
  8. 衮衮:众多貌。劳生:劳累的生活。
    【赏析】
    《和章承议通判来章》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诗题中的“和”字表示应他人之作而作。此诗写于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当时作者任夔州司马,与友人章承议同官,因此有此赠答之辞。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对仗工稳,用典贴切,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其遭遇的感慨。
    首联“近水班荆坐,缘山拄杖行”,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诗人邀请友人来到江边的小屋中坐谈,又一同沿着山腰行走。这种亲近自然的方式,既有助于放松身心,也能加深彼此之间的友谊。颔联“云烟窥胜概,风雨听寒声”进一步描绘了山水的美景。云烟缭绕,仿佛能窥探到其中的奥妙;风雨交加,更增添了山林中的凄凉之感。尾联“久累维摩病,多惭卫玠清”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感慨。由于长期受到委屈、压抑,诗人感到自己如同古代的高僧维摩诘一样备受折磨;同时也为自己不能像古人卫玠那样保持清廉而感到羞愧。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也反映了他对自己境遇的无奈与感慨。这种风格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使他的诗歌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