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质迂回趣向卑,此身敢望圣门归。
趋时已愧雕虫陋,学古还忧画虎非。
材近蓬蒿难自立,目无松柏竟谁依。
重嗟踪迹匏瓜系,翻羡苍蝇附尾飞。
【注释】
①趋时:指迎合世俗,趋附权贵。②学古:向古代圣贤学习。③材近:才能接近。④蓬蒿:蓬,即茼蒿;蒿,即艾蒿,泛指杂草。⑤松柏:比喻坚贞的节操。⑥重嗟:深深地叹息。⑦苍蝇:比喻小人。
【赏析】
《寄张子直》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在开头二句中表达了自己志在高远,不卑下、不庸俗、不随俗流的高尚情操。第三联写自己的才德不高,不能自立,只能依人,第四联写自己被贬后,没有靠山,只有像苍蝇附物一样依附别人,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叹息和对小人的鄙视。
这首诗的首句是关键所在,它概括了全诗的内容和主旨。“性质迂回趣向卑”,意思是说,我这个人性情迂曲,追求的是卑下的生活。这里的“迂曲”一词,既包含了性情不直的含义,也包含了人生态度上不求进取的意思。“此身敢望圣门归”一句,则表明了自己有朝一日能回归圣人门下的心愿。但是,由于自己的品德不够高尚,才德不够出众,所以,这一心愿只能是“敢望”而已。
第二联是全诗的核心部分。诗人用“趋时”与“学古”两个词组,分别表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迎合世俗,趋附权贵;二是向古代圣贤学习,追求高尚的人格。这两种行为,看似都是正道,实际上却都不符合诗人的本意。因为诗人追求的是高尚的人格,而不是世俗的名利。所以,他在第二联中提出了一个问题:“趋时已愧雕虫陋。”这里所说的“趋时”,是指迎合世俗,趋附权贵的行为;“雕虫”则是指小技,“陋”则是指低贱。所以,这句诗的意思是:我已经感到惭愧,因为我已经学会了那些小技,而放弃了高尚的人格追求。
诗人又进一步展开了对“学古”的理解。他认为,学习古代圣贤的思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因此,他发出了感叹:“学古还忧画虎非”。这句诗的意思是:学习古代圣贤的思想,还担心自己的学问不够扎实,难以成为真正的圣贤。这既是对自己努力的肯定,也是对自己不足的清醒认识。
第三联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现状和古人的形象,表达了自己的处境是多么的艰难。他写道:“材近蓬蒿难自立”,意思是说,自己的才能并不出众,就像那些蓬蒿一样,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而“目无松柏竟谁依”则是说,即使有了松柏这样的榜样,也无法依赖它们来支撑自己的命运。这里的松柏,象征着高尚的人格和坚定的信念。
最后两联则是对全诗主题的总结和升华。诗人首先发出了深深的叹息:“重嗟踪迹匏瓜系”,意思是说,我的处境多么艰难啊!就像匏瓜被挂在树上一样,无法自由地飞翔。接着又发出了强烈的感慨:“翻羡苍蝇附尾飞”,意思是说,我是多么希望自己能够像苍蝇一样,有一个靠山可以依靠啊!这里的苍蝇,代表着那些善于钻营、投机取巧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比自己的现状和古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小人的鄙视。同时,诗歌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担忧和不安。这种担忧和不安,既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也是一种激励。